9月29日,在第二屆2018雅居樂清水灣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開幕式上,各路嘉賓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經驗分享,共同探討鄉村振興大計、交流美麗鄉村建設經驗、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合作,并達成共識,發布了《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陵水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共識》包括五點:
一、用新思想新理論引領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思想為引領謀劃新思路、以新理論為載體助推新實踐,勇于開拓創新、大膽探索實踐,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聚心發力。要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四個自信”貫穿實施鄉村振興始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認真踐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建設的振興,還是生態建設、文明建設的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因而要按照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總體要求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更豐富的內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就要糾正四大錯誤苗頭,一是糾正鄉村振興戰略認識上的“片面性”,做到全面深入認識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質內涵和重大意義;二是糾正鄉村振興發展目標的“偏離性”,既要實現農村美、鄉愁濃,又要實現產業強、農民富;三是糾正鄉村建設中的“盲目性”,杜絕鄉村振興中存在的“急于求成、短期見效”的“躍進思維”,以及無視財力物力,甚至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四是糾正鄉村振興中不作為的“消極性”,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激發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昂揚斗志。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就是要堅持規劃先行、制度保障、科學引導、系統推進、全面發展的原則,大力推動創新發展,讓鄉村發展更具活力;大力推動協調發展,讓鄉村發展更加全面;大力推動綠色發展,讓鄉村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大力推動開放發展,讓鄉村發展收獲更多開放紅利;大力推動共享發展,讓鄉村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三、以脫貧攻堅實效推進鄉村振興。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實現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要堅持以鄉村振興引領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推動形成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生動局面。要以脫貧攻堅實效推進鄉村振興,關鍵是要找準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契合點,打好組合拳、畫好同心圓,從產業集群發展、鄉村文化復興、基層組織黨建等角度入手,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著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解決好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擘畫出新時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新圖景。
四、以體制機制創新驅動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牢牢把握新時代農村發展的大方向,不斷推進土地制度、經營制度、人才制度、融資制度等體制機制的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要以頂層設計為抓手,以規劃為龍頭,以“多規合一”統領村鎮規劃,科學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域情、規范有序、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長效機制,構建以政府財政、鄉村自籌、社會資本等多元資金投入機制,大幅度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探索激勵動員機制,增強農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性、主動性、積極性,廣泛動員、吸納社會力量協同參與建設;完善農村環境治理體制、現代農業經營體制、鄉風文明培育機制、民主管理決策機制、組織保障機制等;健全協同合作機制,加強區域合作,促進村企合作。通過制度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激發鄉村振興巨大潛力,形成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五、凝聚多方合力助力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們呼吁社會各界積極關注鄉村振興,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共同為實現鄉村振興而努力。鄉村振興戰略也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內容,海南的鄉村建設美不美、農業發展好不好、農民生活富不富,直接關系到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成色。因此,我們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搶抓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積極參與海南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的升華版,它的成功實踐是對世界鄉村建設的重要貢獻。我們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鄉村建設的先進經驗,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建人類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