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信部主辦的2018“互聯網+”鄉村振興大會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圍繞著“互聯網+”如何助推鄉村振興展開研討。為深入貫徹和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托“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積極探索“互聯網+”如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工信部信息中心將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發起舉辦“互聯網+”鄉村振興大會。在互聯網日益成為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設施的背景下,“互聯網+”將會與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農業現代化、農業服務、鄉村旅游、農村扶貧、農村金融等深度融合和發力,將會深刻影響和改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業生產向消費導向轉變,從而引起農村社會的深刻變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快速發展的農村電商在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不斷地吸引社會各方資源的持續投入。可以說,圍繞農村電商市場已經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受益的良好局面。農村電商也成為新時代我們破解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的新抓手。
近年來,農村電商整體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2015-2016年農村網絡零售交易額翻了一倍多,2017年農村電商增速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17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預計2018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突破1.6萬億,漲幅或有望超過35%。另外,2017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零售額1207.9億元,同比增長52.1%,高出農村增速13.0%。
面向未來,在基本解決農村老百姓網絡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依托農村電商發展農村地區產品及服務資源上行網絡銷售,以農村電商帶動農村產業發展,依靠互聯網+的大市場拉動和促進農村地區的產業興旺,將是最終實現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