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國內中產及以上投資者的基本現狀:股市長跌、資產縮水;房市受限、交易阻隔;制造業投資門檻高,且無競爭力;商業受網購沖擊嚴重,門店蕭條空租多發;服務業已趨近飽和,再難廣泛插足。無地投資、多處套牢、虧損嚴重、彷徨迷茫。
二、當前國內經濟、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二產和三產越來越受到一產十分薄弱的制約而遇到發展瓶頸,大量原材料需要高價進口但進口受阻;農村市場由于農業人口的不斷流失和留守農民的相對貧困而迅速萎縮;農村荒蕪,無人種地,農村社會特別是離城市較遠的地區正在迅速瓦解;糧食從現在開始已經不夠吃了(主糧缺口應該突破千萬噸了),經濟作物早就主要依靠進口了,食品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但在貿易戰及全世界政治斗爭加劇的情況下無法有效解決,食品價格不斷上漲。
三、以上兩個矛盾一對接就都能夠得到大幅緩解,且能形成一個全新的大局面。第一個問題是資本沒地投資,投什么都基本虧錢,原來還洶涌流向房地產,現在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的監控力度,打壓炒房行為使這條路也不好使了(至少一二線已經很不方便了)。那么,在低利率、熊股市、物價持續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使資產保值增值呢?用資本去廣泛投資目前看上去很荒蕪,但實際上卻非常有價值且會越來越有價值的農業用地,實施大規模現代化農業開發,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大局面。
這個局面就是農民大解放(可以專心去打工或進城)、集體大富強(閑置資源有效利用長期獲利而不用自己投資)、農業大發展(機械化、現代化終于可以全面地實現了、農作物增種、農業增收是必然)、經濟大增長(三個產業終于發展平衡了、二三產所需的勞動力被農業機械化解放出來了、農民大增收、農村成農場、經濟內生動力增強)、農業“大亨”廣泛出現。
四、投資方向及投資方式。對農業用地的投資主要有菜地、經濟作物地、糧地、林地,為降低成本應盡量選擇離城遠的荒僻鄉村。人力密集型選菜地、資本密集型選作物地和糧地(用大梯田、推峁入溝打造小平原推行完全機械化(不一定要大型機械,小型性能穩定強大的也可以集中使用)的生產模式。租期要長,至少三十年以上;面積要大,至少一百畝以上;公司化運營,實施現代企業制度管理;創建全產業鏈,一條龍生產、加工、推銷,使農村真正成為現代化大農場,利企、利村、利人、利國。
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糧食越來越成為世界的緊缺資源,漲價已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因為糧食生產用地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再要增產就要對森林開刀,或者把沙漠改造,然而這很難實現因為缺乏動力和資源。農業用地這個項目是可以源源不斷產生利潤的,基本上是一次性大投資,幾十年大收益。
目前,是農業用地最便宜的時候,再過一段時間當貿易磨檫加劇和可能的世界局勢動蕩加劇以后,糧食的問題會更加突出。別的都能胡將就,唯有吃的不能沒有,會成為特定背景下最稀缺的資源。所以把資本投資于能源源不斷生產吃的的土地上面,就像九十年代把寶壓在房地產上一樣,都是穩當的。就算為未來做準備,大資本力量依然可以考慮囤農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