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三農工作的難題和挑戰,實現鄉村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靠改革加快創新的步伐,才能朝著“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目標發展;靠改革增強發展的動力,才能探索出一條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路;靠改革激發鄉村振興的活力,才能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濮陽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金融改革為重點,統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建立完善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快釋放改革紅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證。
關鍵詞 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落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處理好農民和土地之間的關系,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保護農民權益的鮮明政治立場,不僅給廣大農民吃下了定心丸,也為新時代城鄉關系再調整、全面振興鄉村奠定了制度基礎。深化農村改革,必須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做好相關政策和法律宣傳工作,完善配套措施,把這一政策落實好,確保農民享有更加穩定、有保障的土地權益。
關鍵詞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決定經濟社會全局的基礎性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的核心任務是在保護耕地、保障農村發展、保全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盤活土地資源,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依法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轉權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經營權,將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同時,要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關鍵詞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目的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2017年,濮陽市在這項改革上探索出了成功經驗,華龍區已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成為全國第二批100個試點縣區中的第一家,走在了全國前列。但整體來看,濮陽市村級集體經濟規模還不大,實力還不強,集體收入每年不超5萬元的行政村還占很大比例。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要積極推廣華龍區、范縣試點經驗,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更多權能,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著力構建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試點經驗。
關鍵詞 農村金融改革
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金融支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措施,推動金融資源持續向三農傾斜,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關鍵詞 農業經營方式
創新農業經營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但當前小規模家庭經營仍是濮陽市主要的農業經營方式。我們一定要處理好培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生產的關系,立足資源稟賦,在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上宜大則大,宜小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