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進一步統一思想,迅速行動,在全市掀起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高潮。
敦化市是吉林省東部綠色轉型示范縣市,也是我州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今年以來,該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產業振興、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后制定了《敦化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2022年行動規劃》《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和《敦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并召開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工作會議,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全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該市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讓更多的農民參與產業融合發展全過程,在產業振興方面著力在脫貧攻堅上求突破、在培養優勢產業上求突破、在發展現代農業上求突破。以雁鳴湖鎮大豆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為樣板,要求每個鄉鎮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發展產業項目,努力打造出一到兩個特色產業,同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突出特色種植產業,盡快把農產品變成附加值更高的商品,鼓勵農民參與發展旅游、電商等服務業,把木耳、人參等優質產品包裝起來,推銷出去。計劃到2022年,該市日光溫室面積達到3萬畝、塑料大棚達到3萬畝,設施蔬菜產量18萬噸以上,實現11月到翌年4月本地應季蔬菜占有份額達到60%以上。黑木耳生產量達到10億袋/椴;人參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達到4500噸;平貝母種植面積0.45萬畝,產量4500噸。引導畜牧產業朝精品、綠色、高效、富民方向發展。計劃到2022年,該市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80%以上。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計劃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0%以上。
為優化人居環境,該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制定實施了《敦化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把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計劃到2020年,該市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新改造3500戶農村衛生廁所;全市2個重點鎮和重點流域常住人口1萬人以上鄉鎮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全市自然屯通硬化路率達到95%,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開展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評選活動,創建省級美麗宜居行政村10個,美麗庭院、干凈人家達到1萬戶。同時,該市還將發揮“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的效應,充分挖掘“農”字號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田園綜合體、特色民宿、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努力打響敦化鄉村旅游品牌。計劃到2022年,該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本實現轉型升級,發展水平處于省內領先位置;重點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鄉鎮、特色旅游村和觀光休閑農業示范園,力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達到10家以上;完成3條特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的國內品牌推介建設;實現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值超過10億元;全市1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就業為主。
積極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講好鄉村生活故事,豐富民俗文化活動,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和農耕文化。加強農村文化活動室、休閑文化廣場、文化大院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深化“三下鄉”、文化進萬家、文化志愿服務、農村電影放映、歌舞戲曲進鄉村等活動。重視培養基層文化工作者、民間業余文化隊伍、民間文化愛好者等農村文化隊伍,計劃到2022年,該市鄉鎮農村文化健身廣場、村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