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11月21日訊(記者 王亞明 張爽 李露 韓金枝 吳雪頌 牛一鳴 付迪)11月21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聚焦高質量發展”全國主流媒體鄒平行采訪團來到鄒平市臨池鎮,參觀了解白云岱頂項目進展情況。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投資3.7億元,將依托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和優美獨特的山體環境,以中醫藥康養為主線,以文化旅游為方向,深度挖掘開發,形成鎮域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突破,預計2019年3月開始接待游客。

采訪團一行走進臨池鎮了解白云岱頂項目進展情況
青磚紅瓦的民宿小院,擺滿茶具的木桌,養有金魚的硯池,原住戶遺留的水甕,喂小雞的石槽,被棄在田間的石磨,現都已成為臨池鎮白云岱頂項目中的風林軒精品民宿樣板間的一份子。木色建筑、配上白墻灰瓦,風林宿的設計與建造多了一份隨意,少了一份刻意,讓人迅速的從城市的嘈雜中“靜”下來,去體會安靜的力量。
臨池鎮白云岱頂項目負責人周明正在接受記者的采訪
“十一期間,在未正式宣傳的情況下,接待了300多名游客。白天游客參與挖紅薯、摘蘋果、烤地瓜、逮山雞等活動,晚上一起在山洞參加篝火晚會,一起載歌載舞。晚上還可以宿在民宿或者是選擇山上的帳篷,享受露營的樂趣。”臨池鎮白云岱頂項目負責人周明說道。
白云岱頂項目位于鄒平市臨池鎮大洞村和小洞村,地處濱州、淄博、濟南三市交界處,309國道、焦臨路縱貫全境,距濟南國際機場僅40余分鐘路程,距離鄒平高鐵站只有15分鐘車程,西董至臨池隧道建設正在規劃中,打通后僅5分鐘即能到達,地理位置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方便游客出行。
該項目周邊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與國家4A級景區鶴伴山、櫻花山等同屬一片山脈,與淄博文昌湖景區由102省道所銜接。北鄰旱碼頭周村,西接章丘百脈泉、朱家峪,東連具有3000年歷史文化的於陵古城,南有歷史名校南北寺學校,讓游客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和文化底蘊。
白云岱頂項目規劃定位明確,以優質的原生態資源環境為基礎,依托白云山一百余種野生中草藥以及適合當地種植的七百余種中草藥資源,以中草藥種植研發和健康養生為重點,規劃建設中醫養生產業區、中草藥種植體驗區、中草藥溫室培育區等十大板塊,通過中草藥、醫養、民俗大產業營建集中藥醫養、采摘加工、民俗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中國北方中藥谷。
通向風林軒民宿的階梯
周明介紹該項目一期總投資1.2億元,計劃12月底竣工,主要建設中草藥文化展廳和游客接待中心以及水、路、電鋪設等,預計2019年3月開始正式接待游客。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投資6250余萬元,其中道路建設全線開工,已硬化完成2.3公里,配套完善景觀大門、生態景觀、路燈等工程;完成一期項目水電管網鋪設;中草藥文化展廳基本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正在建設中;食用百合種植基地基建整平已經完成,計劃建設4個育苗大棚,11月底即可開始育苗;陳仲子廉政文化代表作於陵十二景雕塑正在施工。
記者了解到,在小洞村整村搬遷的基礎上,白云岱頂項目將開發建設15套民宿,其中風林軒精品民宿樣板間已經打造完成。同時,今年將搶抓種植時機,計劃種植經濟林300畝,其中沿路打造50畝冠紅楊育苗基地,在景區內北山坡種植260畝核桃、棗樹、桃樹等經濟果木。
該項目將持續秉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產城融合,文旅發展,活力田園,文化傳承”的原則,立足臨池,扎根鄒平,融入全省,放眼全國,全力構筑鄒平市旅游圈獨有的集鄉村度假、中藥養生、科技農業體驗等為一體的醫養田園綜合體,帶動臨池鎮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的大發展,助力實現鄉村大振興。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