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河北的特色小鎮又將如何發展?日前,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河北特色小鎮發展現狀摸了摸“家底”,最終公布了2018年省特色小鎮創建類和培育類名單,82個特色小鎮榜上有名。
這其中,有正在積極創建的石家莊市欒城區航空小鎮、承德縣德鳴大數據小鎮,還有正在大力培育的青龍滿韻小鎮、灤南縣鋼鍬小鎮、廣宗縣自行車小鎮等。
整體看,河北這82個特色小鎮,布局結構合理、產業特色清晰、帶動作用明顯。小鎮雖小,卻蘊藏著推動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能量”。
5月17日,位于香河機器人小鎮的安川都林機器人應用設備(北京)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調試噴涂機器人產品。
遍布十一個設區市,空間布局合理
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從而明確了特色小鎮發展的未來方向。
其實,從2016年起,在地方政府和各類開發主體的積極參與下,各地涌現出各種各樣的特色小鎮。
據相關統計,目前全國特色小鎮總計劃數量已超過1500個,加上住建部此前公布的403個特色小鎮,今后全國將會出現近2000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正在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城鄉統籌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果將2016年看成特色小鎮的發展元年,經過2017年的深度摸索和產業規劃,2018年則迎來了一大批特色小鎮的落地實踐。
河北省特色小鎮發展的“家底”究竟如何?
近日,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對2017年度特色小鎮建設情況進行了考評,對2018年新申報的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對象進行了查驗,并根據考評查驗結果對特色小鎮名單進行了動態調整。
經省特色小鎮聯席會議審定及公示無異議后,確定了我省特色小鎮創建類和培育類名單,共計82個,其中創建類46個,培育類36個。
“整體上看,我省特色小鎮分布比較合理。”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目前這82個特色小鎮的分布情況來看,我省11個設區市均有特色小鎮,且數量比較平均。
其中,保定市現在擁有創建類和培育類的特色小鎮最多,一共12個,包括北部山區的易縣戀鄉太行水鎮、淶水縣京作家具小鎮,平原地區的安國藥苑小鎮等。
“從本質上說,特色小鎮是生長出來,而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更不是任意克隆出來的。特色小鎮的發展靠的是培育,而非打造,每個特色小鎮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上述負責人表示,“從我省的情況來看,特色小鎮的出現與地理特色、文化傳承、經濟發展水平等息息相關。”
比如保定市在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積淀上優勢明顯,就涌現出了一批以溫泉、林水為特點的旅游特色小鎮和以京作家具、中醫藥、瓷器為特點的傳統文化藝術小鎮。
而廊坊、石家莊、唐山等新興產業城市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較為靠前,相應地涌現出了一批航空小鎮、物流小鎮、機器人小鎮等。
產業特色清晰,新興產業小鎮涌現
近日,位于香河機器人小鎮的北京大呈機器人公司,工人正檢測產品。
近日,在香河機器人小鎮,安川都林機器人應用設備(北京)有限公司舉行新工廠入駐儀式,并開始投產運營。
在全球機器人產業領域,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德國庫卡被稱為“四大家族”,其行業影響力遍及全球。創立于1915年的安川電機,是日本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公司,迄今已有103年歷史。
安川都林項目方負責人宋鎮秀表示,香河機器人小鎮吸引他們的,是其完善的產業配套服務和協同創新能力。
近年來,香河縣瞄準機器人行業深耕細作,精準對接京津企業產業轉移,形成了智能技術與產業聚集區,機器人小鎮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智能科技特色小鎮。
截至目前,香河機器人小鎮已經吸引了100多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落戶,并躋身“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行列。
特色小鎮首先特在產業。從82個特色小鎮的產業分布上看,河北特色小鎮的產業特征格外清晰。
在石家莊,該市提出,以做優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現代商貿物流業;培育壯大旅游業、金融業、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為主攻方向,構建“4+4”產業發展格局。
這樣的產業選擇,讓欒城區航空小鎮、高邑縣物流小鎮等應運而生。
在滄州市,肅寧裘皮和青縣的紅木家具是當地的傳統特色產業,肅寧縣華斯裘皮小鎮和青縣中古紅木小鎮則以此為特色。
“特色小鎮在產業上的分布特點,也能夠反映出河北產業結構的新變化。”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批以機器人、大數據為特色的數據小鎮迅速崛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河北的經濟結構正在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
小鎮蘊含“大能量”,帶動能力凸顯
在大廠影視小鎮,參觀考察者絡繹不絕。大廠回族自治縣大廠影視小鎮,正迅速崛起為京津冀影視文創產業的新高地。 記者霍艷恩攝
“從水鄉到平原,周莊之后是周窩”。在衡水周窩音樂小鎮的宣傳冊上,這個冀中平原上沒有小橋流水、沒有煙雨泛舟的小村莊,口氣為啥這么大?
只有900多人口的周窩村,本是一個傳統農業村,20多年前,武強人陳學孔在這里創辦金音樂器集團,讓這里原本掄著鋤頭的農民與西洋樂器結緣。
現在,在金音樂器集團帶動下,周窩村樂器生產加工企業達到13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成為全國管樂生產基地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如今華麗轉身成為一座由政府主導、公司運作的音樂小鎮,正致力于打造以音樂為主題,集創作、欣賞、展演、體驗、居住、餐飲、購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服務區域。
小鎮雖小,帶動作用卻不可小視。聚人氣、聚財氣,周窩音樂小鎮的聚合效應正在顯現。
“特色產業成就了音樂小鎮,音樂小鎮又推動特色產業不斷向高端發展。”武強璐德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玉戈說,近年來,德國GEWA、美國賽西里歐、德國博蘭斯勒等國際知名企業先后來這里落戶。目前,武強縣樂器制造和配套加工企業達到五十多家,產品涵蓋七大系列100多個品種,400多種規格,行業年產值10億多元。
而武強縣更是把音樂小鎮打造成拉動周邊片區發展的一個引擎。
為了讓周窩音樂小鎮平臺功能更完善,聚合產業能力更強,武強縣一方面大力推動原創數字音樂基地、音樂水世界水上樂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小鎮功能,另一方面,還在適度拓展小鎮外延,將小鎮的工業旅游、節慶活動、農業觀光等服務功能適度外延至周邊村莊,提升小鎮承載能力。
按照武強的規劃,未來周窩音樂小鎮將以周窩村為核心,帶動23個周邊村街形成一個藝術觀光旅游片區,實現一軸貫穿、五區聯動。
一個小鎮,可以帶動一個片區;一個小鎮,還可以帶動一個全新的產業。
近日,中國特色小(城)鎮指數研究課題組發布了《中國特色小(城)鎮2018年發展指數報告》,篩選出了最美特色小鎮50強和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名單,承德縣德鳴大數據小鎮榜上有名,入選最美特色小鎮50強。
承德縣德鳴大數據小鎮是我省首個大數據小鎮。
承德縣是礦業大縣,以礦業為主的黑色冶金產業一度占去當地經濟半壁江山。受鋼鐵行業持續低迷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發展動能,加快轉型。
承德縣地質結構穩定、區位交通便利、氣候冷涼、清潔能源富集、水資源豐沛、互聯網帶寬充足,發展大數據條件得天獨厚。而工信部出臺的大數據產業總體規劃,將承德市列為重點支持范圍,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承德建設“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政策機遇千載難逢。
為此,該縣提出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力爭走在“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發展戰略”的最前沿。
德鳴大數據產業園項目落地后,承德縣把其作為全縣項目工作頭號工程。一系列保障措施促使德鳴大數據產業園成為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在全國四個大數據產業園中簽約速度最快、審批速度最快、建設速度最快的一個項目。
據了解,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決定在建設德鳴大數據產業園基礎上,建設占地3.65平方公里,總投資200億元以上,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小鎮。
未來幾年,這里將建成京津冀縣域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構成我省“大智移云”產業的一個重要支點。同時,這里也將成為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空間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