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旅游、房地產等行業也看準了這一“賣點”,紛紛建設以“健康”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康養小鎮。然而,健康不能只是一個噱頭。如何將健康這一主題落到實處?康養小鎮的未來該向何處發展?這已成為行業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康養小鎮發展指明方向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視,《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若干意見》、《關于支持健康養生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的政策出臺,不少社會資本瞄準健康產業,各色康養特色小鎮建設遍地開花。
在行業不斷探索康養小鎮未來發展的同時,國家也給康養小鎮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8月26日,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提出建設“健康中國”,為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綱要指出:“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發展健康休閑運動產業”。為康養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指明了方向。
歐洲康養小鎮理念值得借鑒
2018年4月20日-22日,由AIRS(國際康復標準促進研究所)主辦,由奧倫達部落及瑞士Sorehsa AG承辦,為期三天的“AIRS中國康復事業推動與促進國際大會”在北京奧倫達部落·原鄉舉行。大會上,AIRS國際康復標準促進研究所執行理事、內科醫學和職業健康專家Uwe Klein博士分享了歐洲康養小鎮的發展經驗。
歐洲在特色小鎮建設領域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健康養老小鎮理念已經成形。康養小鎮不同于傳統養老院,每天坐在屋里有人幫助老人們完成日常生活需求,照顧他們的衣食起居。康養小鎮是開放式的,在小鎮里老人們依然可以像以往一樣地生活,鼓勵老人們盡量獨立生活,盡量活動。小鎮具備咖啡廳、超市、音樂館、健身房等各種符合老人們生活需求的環境,可以滿足老人們的日常活動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老人們更好地保持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態。
這些小鎮依據訓練和肌肉運動活動、健康的食物和飲品、社會融入和認同、自我滿足和參與、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適宜的氣候與安全的環境這六大原則建成。在這些小鎮里,老人們不僅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活,享受到醫療護理、康復治療服務,還可以參與幼兒園管理、通過日常打發時間的手工藝制作創造經濟效益,讓老人們盡量保持自己生活的能力。當人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時,身體可能會發生一些退化,而自己積極為社會做貢獻,為別人付出時,人才能保持一種積極良好的生活狀態,使心、身同時保持健康的狀態。
以“大健康體系+特色小鎮”的模式發展康養小鎮
借“AIRS中國康復事業推動與促進國際大會”之機,奧倫達部落創始人、心身健康(醫學)博物館創始人劉向陽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3年后,康養小鎮將會面臨洗牌,具有完整的體醫融合的大健康體系的康養小鎮將會得到長足發展。而奧倫達部落正在以此為目標進行旗下小鎮的建設。
作為國內首家會員制健康與幸福系統運營商,奧倫達部落旗下運營著多個國際系列化特色小鎮。近年來,奧倫達部落開始將大健康體系導入各個特色小鎮,并不斷對大健康體系進行完善。奧倫達部落率先在旗下多個康養小鎮落地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會(社群)新醫學范式,首創心身健康(醫學)博物館,搭建起MTT(醫學訓練療法)醫學、PNI(神經免疫系統)醫學、新自然飲食、中醫與傳統文化4個健康模塊,為會員提供心身醫學產品和服務。
為了搭建完善的大健康服務體系,奧倫達部落與全亞洲排名前三的臺灣彰基醫療集團合作引入臺式家庭醫生服務體系,將亞健康防治納入社區醫療項目,并購瑞士Sorehsa AG公司將主動康復理念及德國MTT(醫學訓練療法)引入中國,首創PNI(神經免疫系統)醫學中心……開創了國內多個“首次”示范。
奧倫達部落Sorehsa康養小鎮效果圖
同時,奧倫達部落還在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打造了一座Sorehsa康養小鎮。小鎮以打造全球頂級度假康養小鎮為目的,將建成33個專病康復會所,到2018年7月,將有心臟康復、糖尿病康復、睡眠康復、腫瘤康復、運動康復、細胞活化等6個專病康復會所建成。每一個會所都將配有家庭醫生和專業的康復師。屆時將引入全球康復醫療領域頂尖機構,組合多渠道醫療資源,根據家族及個人健康狀況、健康需求等,組合中醫、西醫、心理、運動、營養、康復等專家醫療團隊,為會員定制家族化精準健康方案。
劉向陽先生指出,除了大健康體系的完善之外,奧倫達部落康養小鎮還盡力為小鎮居民打造良好的社區健康運動氛圍。有了體系之后,還需要踐行。奧倫達部落康養小鎮會舉行各種健康活動,如5月即將舉行的太極健康月,小鎮居民在這種氛圍下也會積極地運動,注意保持自身的健康。
在“AIRS中國康復事業推動與促進國際大會”上,奧倫達部落的建設規劃以及大健康的理念獲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前國家衛生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教授和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醫改專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核心專家李玲教授分別在大會講話中指出:大健康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已經到了不做不行的階段,對于國家而言,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高手在民間,民間已經走在前面了,在奧倫達部落,我們看到了健康中國的雛形。
康養小鎮的“康”與“養”絕對不能浮于表面,而必須要落到實處。奧倫達部落以完善的大健康體系實現了“康”,以優美綠色的環境和豐富多彩的小鎮生活實現了“養”,為未來康養小鎮的發展描繪出了一幅理想的藍圖。在未來3年,奧倫達部落還將完成100個康養特色小鎮的建設,打造成可復制的康養特色小鎮模式,將奧倫達部落康養小鎮推向世界,全面實現奧倫達部落的全球化布局。
“特色小鎮生活是政府解決整個社會發展階段不平衡的一個手段,和城市的地產不一樣,奧倫達部落特色小鎮在提供一個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系統。14年以前源于市場和客戶,我們就開始做康養小鎮。從這14年的發展看,我們的目標客戶提升了健康幸福感,這是我們十幾年做到的。未來讓客戶生活在小鎮上,幸福感很高的同時解決健康、養老問題。年輕人可以來這里度假或者過’5+2’的生活,老年人可以長期住在這里,這是奧倫達部落會堅持做的事情。”劉向陽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