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裊裊,在一片叫賣聲中,“魏集古村落”迎著黎明醒來,商戶按部就班開門迎客。如今在山東濱州,以魏集鎮為代表的特色小鎮建設正如火如荼。
“特色小鎮建設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濱州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獨具優勢,人行濱州市中支正帶領轄內金融系統主動作為,截至7月末,已引導相關信貸投放14.5億元,同比增長33.4%。”人行濱州市中支黨委副書記、副行長李秀杰表示。
合力打造休閑好去處
每到節假日,惠民縣魏集鎮就成了周邊居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濱州市區的居民說起魏集鎮的“魏氏莊園”“魏集古村落”,也是禁不住點贊稱好。
“魏集鎮是濱州有名的文化旅游小鎮,旅游資源豐富。2015年,我們和縣城建公司合作,以資本金方式投入農發基金6000萬元,用于魏氏莊園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新修的停車場、改建的游客服務中心也有我們的一份力。”農發行惠民縣支行副行長李躍磊說。
陳玉濱是“魏集古村落”的一名個體商戶,每到節假日,小店里坐滿了品嘗美食的食客。“這多虧了惠民舜豐村鎮銀行的幫助,10萬元的‘舜時貸’,足夠我日常進貨、店面擴張使用了。”
據了解,在魏集鎮創建旅游特色小鎮方面,人行惠民縣支行也頻頻發力,如定期組織金融宣講團為該鎮居民、商戶宣講金融知識,提升居民的信用意識,并全力為該鎮普及現代支付工具。目前,該鎮已布放POS機具110余臺,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戶達到3萬余人,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達70%以上。
信貸支持刮好古典風
黃花梨、紅酸枝、小葉紫檀、金絲楠……對于喜歡古典家具的人士來說,位于濱州市陽信縣的水落坡鎮絕對是一個“圣地”。它是著名的“中國古典家具之鄉”,生產的古典家具占全國古家具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2017年初,省級“古典家具特色小鎮”稱號的獲得,更是為水落坡鎮注入了“強心劑”,古家具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的東風正勁。
據了解,“古典家具特色小鎮”獲批后,在人行陽信縣支行的直接推動下,陽信農商行發揮點多面廣、服務快捷、貼近企業的優勢,結合水落坡古典家具企業區域分布情況,進一步優化了金融服務。“在服務古典家具企業方面,我們主動調整信貸授權,辦貸效率從原來的7天縮短到3天,發放相關貸款1.5億元,新布放了10臺ATM和34臺POS機,充分滿足企業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陽信農商行董事長孟祥亮介紹。
不僅是縣域金融機構在支持,濱州市區各金融機構也認可古典家具行業的發展前景。在人行濱州市中支與陽信縣人民政府聯合組織的“2017誠信陽信銀政企懇談會”上,華夏銀行濱州分行與陽信縣古典家具行業協會達成了6000萬元貸款的合作意向,將助推陽信縣水落坡“古典家具特色小鎮”建設,更好地帶動該區域農村人口穩健增收,助力水落坡成為聲名遠揚的文化重鎮。
服務吹響漁家新號角
“靠海吃海,現在我們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都在經營海產生意,利潤還不錯,這多虧了沾化農商行的支持。”村民李建利說。
李建利的家位于濱州市沾化區馮家鎮,該鎮由秦口河、徒駭河兩河懷抱,水產資源豐富,戶戶漁歌,是著名的“漁業文化小鎮”。獨特的水文地貌在帶來大量魚蝦匯集的同時,也反哺了馮家鎮,使其成為聞名遐邇的退海之地和擁有四大海產品批發市場的漁業名鎮。
據了解,近幾年來,在人行沾化支行引導下,沾化農商行主動推出適應馮家鎮漁業發展的信貸產品。其中,創新推出“幸福海產貸”,余額達3837萬元,支持海產養殖批發戶90戶,推出“幸福商戶貸”,余額達618萬元,支持個體工商戶41戶。
在馮家鎮,像李建利這樣借助沾化農商行支持,靠做海產品生意發家致富的村民越來越多。轄內各金融機構也注重為該鎮提供特色金融服務,信貸支持額度已達4.2億元,周圍布設的金融服務網點已達3家,金融從業人員11人,助農取款點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帶動馮家鎮漁業迅速發展,使其成為年交易額超80億元的漁業名鎮,蝦皮、海米等優質海產品遠銷東南亞等地區,在全國海蜇市場中份額獨占80%,日交易量約300噸,日交易額達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