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發《許昌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將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許昌市加快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和“五個強市”、努力實現“三個高”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加快建設許昌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又是建設現代化強市、應對變革與挑戰的重大戰略抉擇。依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河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規劃》《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河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許昌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規劃精神,特編制本規劃。
二、制定意義
《規劃》的出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加快建設許昌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又是建設現代化強市、應對變革與挑戰的重大戰略抉擇。
三、主要內容
《規劃》從五個方面、16節內容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行了布局。
一是發展基礎與環境方面,包含2節內容。總結許昌市“十三五”時期以來的產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集群、創新生態等發展成就。分析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環境,梳理了相關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二是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方面,包含4節內容。確立了整體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在“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基礎上,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實現翻番,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0%左右,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的發展目標。提出以全市“633”現代化工業體系為基礎,以開發區改革為依托,謀劃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的整體思路。
三是重點任務方面,包含2節內容。著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等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超前布局氫能及新型儲能、未來信息網絡、前沿新材料、類腦智能、生命健康科學、量子科學等6大未來產業,培育形成優勢產業鏈群,力爭在關鍵領域、細分領域搶占發展先機。
四是重點工程行動方面,包含3節內容。提出通過實施鏈式產業集群培育、自主創新平臺構建、產業創新生態優化等3大工程,整合做大優勢產業集群,培育提升產業創新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資源支撐。
五是強化規劃保障體系方面,包含5節內容。明確規劃實施機制,強化資金、人才、項目、營商環境等要素支持,確保“十四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各項重大任務順利完成。
四、保障措施
為確保許昌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了五項保障體系:一是加強規劃組織領導責任體系。明確各責任主體,壓實工作責任,立足許昌市產業優勢和應用市場潛力,搶抓產業發展新趨勢,構建產業間耦合、上下游銜接、技術先進的集群產業鏈。二是加大財政金融資金投入體系。著力培育主導產業,強化創新驅動,促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擴大有效投資。全面深化以標準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三是強化高端人才精準引進體系。加快高端人才團隊引進,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創新招才引智模式。四是構建對外開放合作共贏體系。擴大對外開放平臺,引導支持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先進技術項目在許落地。加快區域合作進程,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開放通道和平臺融合聚合。五是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體系。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強化重大項目管理機制建設與落實。著力謀劃一批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重大項目,輻射帶動相關產業集群的成長,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更好地發揮項目引領帶動作用,形成經濟增長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