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湖北省“新基建”將如何布局?10月29日從省發改委獲悉,湖北省近期編制了《湖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湖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武漢市新型基礎設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全省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全國一流水平、融合基礎設施打造成為全國標桿、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國領先。
作為指導“十四五”時期湖北省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行動指南,《規劃》圍繞3大領域25項重點任務,系統提出了推進我省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工作部署。
信息基礎設施方面,《規劃》提出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高質量5G網絡、推動千兆光網快速普及、持續提升骨干網效能、加快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部署算力基礎設施、打造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加快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推動區塊鏈基礎設施發展等9個方面的內容。
融合基礎設施方面,我省將推動包括打造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推廣高效智慧農業設施、發展便捷智慧交通設施、建設低碳智慧能源設施、建設協同智慧水利設施、建設先進智慧城建設施、打造便民智慧醫療設施等10個方面的內容。
創新基礎設施方面,《規劃》提出了包括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教基礎設施和實驗室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布局等3個方面的內容。
到2025年,全省5G基站達到13萬個,工業、交通、能源等經濟領域和教育、醫療、文旅等社會領域“數智改造”全面鋪開,建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
相關閱讀:
湖北建設全國一流信息基礎設施
2025年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達80%
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新型基礎設施,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關鍵舉措,對我省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十四五”期間,我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如何推進?10月29日,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湖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解讀。
橫向+縱向
布局新基礎新支撐新實力
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規劃》提出了以信息基礎設施“新基礎”、融合基礎設施“新支撐”、創新基礎設施“新實力”為主的三方面橫向總體架構和省、市、縣三級縱向層級架構,自上而下打造資源共享、高效利用、功能強大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新基礎,重在建設網絡、算力、數據、安全和新技術設施。《規劃》提出,加快建設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提升全省數據存儲計算能力。推進智能計算基礎設施布局,推動傳統數據中心向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演進。積極爭取國家在湖北省布局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
新支撐,重在全面發展工業互聯網、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數字化治理等智慧設施。《規劃》提出,推進省內機場智能化升級,加快實現5G+WIFI6網絡全覆蓋,積極部署人臉無感登記、無紙化一證通關、行李自助托運、智能機位分配等服務設施。
新實力,是指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和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提出,支持建設國家超算武漢中心,為科學研究提供計算服務、交叉研究和產業創新支撐能力。
《規劃》還明確了省、市、縣的三級縱向層級架構。
省級層面,重點統籌信息通信網絡、大數據中心等全省性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爭取國家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地市層面,承接全國和省級新型基礎設施的部署,按照全省統一架構建設滿足本地需求的新型基礎設施。縣(市、區)層面,積極參與地市各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根據自身產業基礎和發展需求,發展智慧型特色應用。
15個重點領域發力
打造一批重點工程
“十四五”期間,我省謀劃了一大批重大產業、民生“新基建”重點項目。
圍繞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規劃》列入了“雙千兆網絡升級工程”“工業互聯網提升工程”“智慧交通示范工程”“重大科技設施提升工程”“重點實驗室建設工程”等15個專欄。
實施算力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底,數據中心機柜數達到25萬架,將湖北打造為國家重點數據樞紐。
實施智慧交通設施示范工程,在鄂州機場高速開展智慧高速公路試點,建設部署智能化道路監測設施、北斗定位地面增強盞燈,實現道路通信設施、視頻監測設施、交通信號系統、車載通信設施的智能互聯。到2025年,城市道路車路協同改造里程達1000公里以上。
實施智慧醫療設施升級工程,提出推動三家甲等綜合型醫院建設5G智慧醫院,重點建設5G遠程診斷、5G遠程手術、5G遠程急救、5G移動查房等,到2025年,完成全省三級以上醫院5G智慧醫院建設。
布局“新基建”,最終是為百姓服務。《規劃》還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從“高速通信暢不暢”出發,提出了5G用戶普及率、行政村5G網絡通達比例等發展目標;也從“生活質量高不高”出發,要求到2025年,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達80%、全省二級及以上智慧醫院比例達100%、互聯網醫院數量達60家、中小學網絡接入帶寬達1000Mbps、數字校園覆蓋率達100%、4A級以上智慧景區覆蓋率達100%等。
聚焦碎片化、分割化、重復化問題
提出五大保障措施
當前,新型基礎設施存在碎片化、分割化、重復化建設,數據采集、共享、開放和安全等技術標準與管理規范不一,“政—企”雙向數據流通共享不暢,5G基站用電貴、進場難,項目質量不高、儲備不足等問題,《規劃》從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標準規范、促進數據共享、加強要素保障、強化規劃落實五個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全面保障落地實施。
我省將建立統一的物聯網感知標識和編碼標準規范,加強數字標識推廣應用。推動各級政府部門依據三定職責,制定數據開放目錄、開放計劃和共享責任清單,完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機制,有效推動數據跨部門、跨區域按需使用。
要素保障上,將支持省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國家級試點項目,統籌中央、各行業政策性資金,引導一批先行示范項目加快落地實施。加強用電保障,分批開展5G基站直供電改造。同時,建立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儲備制度,建立績效考評和督察機制,確保重點工作有序推進。
省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匯聚各方力量,統籌各種資源,推動我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加快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