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基本框架建立,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氛圍更加濃厚。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雄厚。工業化城鎮化進入中后期,生產要素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張,農業農村產業實現跨界融合。生物技術、數字資源等將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彎道超車的加速器,農產品市場空間和農業多功能性進一步拓展,鄉村多元價值將更加凸顯。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階段性起點之高前所未見。在“五期交匯”的歷史背景下,要進一步認清形勢,針對上述十大“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我們把握政策改革的方向,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
然而,“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而且,糧食等重要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農情不會改變,農業小部門化的規律不會改變,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不會改變,新舊動能轉換接續的態勢不會改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生態基礎不會改變,國際國內“黑天鵝”“灰犀牛”交織的局面不會改變,農村經濟社會加速轉型的趨勢不會改變。新老因素疊加,將使“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編制難于以往。未來,需要堅持底線思維,科學編制規劃,提升規劃的可行性。
要想編制好農業十四五規劃,首先從農業政策中發現重點,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要求,圍繞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緊扣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重點任務,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為統領,扎實推進產業扶貧、形勢研判、戰略研究、規劃編制、綠色發展、示范引領、區域開發等工作,統籌推動聚合力,綜合協調抓落實,當好參謀促發展,為高質量完成部黨組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做好農業十四五規劃?中機院小編整理出了以下22條:
1.大力推進“三區三州”產業扶貧。
2.鞏固提升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成果。
3.扎實開展定點扶貧和片區扶貧。
4.做好農業援藏援疆工作。
5.深入開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
6.高質量編制“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
7.加強專項規劃和建設規劃編制管理。
8.開展農業農村現代化監測評估。
9.加強重要農產品保障監測預警。
10.定期開展經濟運行分析。
11.優化調整農業遙感監測工作。
12.發揮規劃實施協調推進機制作用。
13.推進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鄉村振興引領示范。
14.推進重點工作部署落地。
15.牽頭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重點任務落實。
16.扎實開展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
17.積極推進農業資源區劃工作。
18.協調做好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19.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20.持續推進“兩區”建設。
21.加強數字農業農村建設。
22.深入推進直屬單位基本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