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服務業“十四五”展望:服務業將呈現這四大發展趨勢
“十三五”以來,浙江服務業規模持續增長。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浙江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于生產總值1.0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3%、6.0%、6.2%、10.2%和5.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1%。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3%。浙江省服務業已持續成為促增長的主引擎、惠民生的主渠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的主陣地。展望“十四五”,浙江將完成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全面開啟高水平現代化浙江建設新征程,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服務業體系,是浙江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高水平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釋放改革紅利、擴大對外開放、再塑發展優勢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浙江省服務業形勢四大預判:新潛力、新需求、新活力、新業態
趨勢一:規模增長新潛力。
“十四五”時期,浙江經濟發展將處于從工業化后期向后工業化時期的過渡階段,參照國際發展經驗,發達國家服務業發展呈現“兩個70%”的規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生產性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比重70%左右,浙江服務業發展占比仍將穩步提升,無論是總量規模還是結構優化均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趨勢二:供需兩端新需求。
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離不開服務業的基礎支撐。“十四五”時期,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仍是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和互促互動,向服務型制造和柔性制造轉型,這將為浙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創造大量需求。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浙江城市化率仍將穩步提升,人口老齡化趨勢更加突出,特別是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快速轉型,將帶動教育、醫療、商貿流通業、醫療服務、養老服務等服務業快速發展。
趨勢三:開放釋放新活力。
2018年浙江省服務貿易進出口額3815億元,比上年增長83.5%,居全國第四位,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的11.8%;服務業占浙江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總數、合同外資、實際利用外資的比例分別達83.3%、1.5%和64.4%。“十四五”時期,在放寬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一帶一路”樞紐建設、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等背景下,浙江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進入新階段,服務貿易仍將快速增長,將進一步拓展浙江服務業發展空間,有利于浙江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整合全球資本、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
趨勢四:創新催生新業態。
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將進一步加速服務內容、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服務網絡化、智慧化、平臺化,個性化、體驗式、互動式等服務消費蓬勃興起。浙江數字經濟發展成效突出,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云計算等領域具備先發優勢,浙江服務業發展數字化改造、數字化賦能潛力可觀,將有力促進服務業創新升級。
總體上,“十四五”時期浙江服務業總量規模和結構優化仍有較大增長潛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也將為浙江服務業發展提供強大市場需求,服務業發展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