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4日召開的2019年能源研究會年會上,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李福龍針對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問題提出了七點思考。
“十四五”是至關重要的五年規劃期
經濟和能源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可以概括為“四個期”,分別是:兩個百年戰略目標的承接期、兩個非化石目標的承接期、能源消費增量的結構轉換期、多個峰值出現或臨近期。
李福龍表示,未來10-15年,至少要陸續出現四個峰值平臺期,供需平衡要考慮2030年之前的化石能源碳中和。
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未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仍將保持持續增長,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收窄,能源消費增速放緩。
推動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發生深刻變化。基本因素中,GDP增長、二產仍占相當比例(2018年增加值占40.7%、能源消費占65%、電力消費占69%),但是結構性因素呈現出不同特征:
新動能:高端制造業、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三產和居民用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環境治理:對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需求增加。
能源消費增長規律需深入研究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征,決定了能源消費增長規律不能直接照搬國外經驗。
我國是世界上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能源消費規律沒有現成模式可套用,一是實現現代化的時代大不相同,二是消費習慣與國外大不相同。氣候(氣溫)影響成為能源需求波動的重要因素(華北、華中、華東地區夏季最大降溫負荷占最大負荷的30%-50%)。
區域性時段性供需矛盾仍不可忽視
區域性矛盾:能源資源和消費的逆向分布,總體格局短期不會改變,中東部地區能源自給率需要提高,能源布局和流向需要優化。
時段性矛盾:電力、天然氣等負荷峰谷差不斷擴大,電力最大負荷95%以上持續時間普遍低于24小時。低谷負荷時段,清潔能源消納問題突出;尖峰負荷時段,供應保障壓力加大。
如何合理安排產能建設與運行調節,統籌供應保障與系統效率是“十四五”規劃中的突出問題之一。
短板和風險仍很突出
油氣資源短板:油氣資源始終是我國能源安全的主要短板之一,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走高。
系統運行安全短板:部分關鍵技術依然首先,芯片、軟件、控制系統依賴進口,“卡脖子”問題突出。
此外,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如電網如何應對大面積停電,系統運行安全風險逐漸凸顯等。
重點謀求五個方面的新突破
1、著力補強安全短板:供應安全、運行安全、技術安全。
2、著力推進清潔低碳轉型: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3、著力構建智能高效的能源系統:需求側管理、調峰能力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構建。
4、著力推動能源創新開放發展: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國際合作。
5、著力增進能源民生福祉:增強能源普遍服務能力,滿足電、氣、熱等多樣化能源需求。
重點在關鍵關節下的功夫
1、抓住一個重要時段:現在到明年6月份。
2、兩條戰線同時推進能源總體規劃:包括國家層面的煤炭、電力、油氣、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和體制六項分類規劃,以及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兵團的能源規劃。
3、突出四個重要任務:算增量,拿方案,搞比選,提舉措。
4、努力回答兩個問題:基本問題,供需平衡與保障;時代要求,構建智慧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