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不斷完善,村莊規劃作為鄉村地區詳細規劃的定位也得以明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專項規劃,其主要內容應納入村莊規劃中。在研究村莊規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發展概況的基礎上,分析了兩者融合的必要性。從村莊規劃范圍與整治區域、指標體系、國土空間、項目類型及政策五個方面提出了二者融合的方式。
1?村莊規劃范圍與整治區域融合
村莊規劃要求以行政村全域為研究范圍,以現狀地形、基礎測繪資料和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成果為基礎,全面調查、分析、梳理村域資源環境條件、土地利用、地質災害、建設現狀等。依據區縣城鄉總體規劃、鎮(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鄉)規劃、農業、林業、旅游、交通等相關專業專項規劃,并結合村域現狀分析,將村產業的發展作為特色,在村域范圍內劃定三類空間,主要指:將以生態保護為主要功能的區域劃定為生態空間、將以農業耕作為主要功能區域劃定為農業空間、將以鄉村建設為主要功能的區域劃定為建設空間。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這項工作是土地整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強調范圍,尤其是“全”,是追求全要素、全類型、全地類、全區域的一項具有更全面思維的整治工作。跟傳統的土地整治針對局部區塊不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一個村、幾個村或者是整個鄉鎮為單元進行統籌,在空間上實現了全覆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對象也由原來針對耕地、建設用地這些單一要素,逐漸變化為 “田水路林村”全要素綜合整治;轉換了以前以整治項目為載體、分散整治的模式,開始進行全域統籌、全域規劃、全域設計、整體實施。
村莊規劃范圍與整治區域融合是村莊規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合一”的第一步,村莊規劃范圍為村域全部國土空間,可以一個或幾個行政村為單元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區域也應與村莊規劃范圍相協同。
2?村莊規劃指標與整治目標的融合
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目標落實在村莊規劃指標體系中。在用地目標結構表、平衡表中統籌考慮土地整治項目需求,見表 1。

表 1?規劃指標和整治目標的融合對應情況表
2.1 生態目標。生態目標的實現重點是整治舉措,要重視生態駁岸、村莊綠化的整治,積極采用河道疏浚、連通的方式,加強道路的綠化建設,有效提高生態用地規模;人居環境的整治也是實現生態目標的重要途徑,包括排水、環衛等設施的規劃建設以及農村治危拆違等。強調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核實生態保護紅線在規劃范圍內的覆蓋情況、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位置及規模,同時選取林地面積、牧草地面積、水域、林地修復面積、新增農田濕地、水體修復等指標,貫徹生態文明理念,落實生態保護任務。
2.2 生產目標。生產目標強調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其重點是保證糧食安全。一是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調整土地利用的結構,增加耕地的數量,例如耕地后備資源的開發、農村宅基地的復墾等。二是通過實施旱改水措施、建設高標準農田等措施來提高耕地質量。生產目標主要包含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規模、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耕地質量提高程度、補充耕地總量五個目標,突出了基本農田保護的“底線”和對“藏糧于地,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護、高標準利用”要求的落實。
2.3 建設目標。建設目標是協調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障產業發展與基礎服務設施配套,強調節約集約用地,提高村民生產、生活水平。融合后包含宅基地(村居住用地)、村產業用地、村公共服務用地、村混合用地、非鄉村建設用地等指標,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
3 空間融合
現階段村莊規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空間上不能夠很好地銜接,本文以“點—線—面”為視角,分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典型工程與村莊規劃地類、管制區的對應關系,結合現狀變更數據,研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前后的地類轉換情況,見表 2。

表 2?土地綜合整治建設類型與土地用途分類的對應關系
從規劃地類來看,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后用地類型不發生改變,項目以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如耕地質量)為主,村莊規劃用地類型則按現狀地類進行布局;二是整治規劃實施過程中改變土地用途、用地性質的項目,在村莊規劃中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后確定的實際地類進行用地布局。
從管制區來看,規劃地類變更后對應的管制區發生變化的,在村莊規劃管制區布局中需要進行調整。整治區作為單一的功能區,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管制要求制定用途管制規則。
4?項目融合
鄉村開發建設需要依據村莊規劃申請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過程中,針對需要建設的地塊可以提前謀劃,達到辦理規劃許可的條件。以實施重大土地整治項目作為平臺,推動工程投入和相關產業及旅游項目進入,導致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產業發展用地存在矛盾,需要在村莊規劃中合理保障各類項目用地。村莊規劃的重點項目清單仍延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項目清單的表達形式,按照能源、水利、交通、環保、其他進行分類。通過對重點項目清單涉及項目類型進行分析,部分項目歸類較粗糙,達不到村莊規劃項目實施時的清晰度。建議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類型,將土地整治工程作為村莊規劃重點項目清單中的獨立單元進行表達,見表 3。

表 3?村莊規劃重點項目清單與整治項目清單融合情況表
5?政策融合
國家及地方先后頒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對村莊規劃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提出要求。村莊規劃主要涉及規劃的定義、規劃范圍、主要內容及任務、組織協調等方面,以及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管理等內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涉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礎、推動現代農業農村發展、助推精準扶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見表 4。
村莊規劃工作的開展是系統性的,其首先要解決的是村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切實問題,通過調研顯示,目前村莊的發展所面對的主要問題還是在產業發展和完善相關的設施配套上面。目前,大多數村莊都在結合自身的資源本底條件開展鄉村旅游,但是相關的配套設施的不足會嚴重影響鄉村旅游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因此醫養結合設施的完善、交通路網改擴建、空間環境的優化等都是村莊規劃工作的重點。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則是促進村莊規劃的關鍵切入點。通過村莊規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有效融合,可以避免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中盲目拆建,能夠有效保障糧食安全、合理布局建設空間、保護村莊古跡文化,也可以使村莊的整治工作更加規范化。村莊規劃需用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政策上的支撐來有效推動規劃的實施,例如根據自然資規〔2019〕1 號文的第(十一)條,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地方政府目前可以對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微調的唯一手段;通過耕地補償的經驗探索土地綜合整治中涉及的林地補償、生態補償等政策;針對多個村之間的建設用地、耕地保有量的動態平衡,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也大有可為。
總結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要堅持規劃先行,以規劃引領建設,遵循“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整治、統一發展”的原則,從整治區域、整治指標(目標)、整治空間、整治項目、整治政策等五個方面與村莊規劃工作深度融合。村莊規劃是法定的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擁有完善的實施管理流程,是土地綜合整治規劃實施的有效保障。在機構改革前后,土地綜合整治都是隸屬自然資源部門(原國土部門)的全過程管理工作,納入村莊規劃進行統籌引導具有可行性。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