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突破土地制約瓶頸,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新跨越,近年來,大連開發區(金州新區)采取提高項目用地準入“門檻”、全面清理閑置土地、積極“騰籠換鳥”等多項措施,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使土地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去年,新區榮獲全國首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市)稱號。全年完成土地收儲46宗,面積3.85平方公里;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95宗,土地總收入140多億元。今年,新區繼續通過征地、動遷、收儲和清理閑置土地等途徑,盤活土地資源,使土地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科學、節約利用新增建設用地
新區提高項目用地準入“門檻”,通過上浮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引導企業注重投入產出強度,使土地節約利用程度不斷深化。2009年,國家公告開發區范圍內,平均每公頃土地產出強度約為10652萬元,該項指標在全國各類開發區中名列前茅,遠遠高于遼寧省平均每公頃土地產出強度指標要求。
對于重點工業項目,土地房屋局組織規劃、經貿、發改、環保等相關部門,并聘請專家,根據擬建建筑面積、預計投資總額及達產期產出水平等指標,對供地方案進行論證及優化,核定用地規模,在滿足企業需求的前提下,節約新增用地面積。
而在供地后,土地房屋局嚴格土地合同驗收制度,并實現了土地全程動態監督管理,按照合同約定建設期驗收合格后,發放建設期有效土地證,這都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充分挖掘“存量”實現集約用地
自2007年以來,新區分別開展了土地集約利用試點、評價等工作,建立并不斷完善用地信息數據庫,在集約利用評價成果基礎上進行系統分析,明確土地利用潛力類型和規模。
去年以來,新區實施新供地項目開工申報制度,以國土資源部《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為依據,全面開展閑置土地清理工作。同時啟動改變土地用途、房屋規劃用途的違法行為查處機制,以衛片檢查、專項整治為抓手,積極探索土地違法案件強制執行新模式;堅持聯合執法,持續打擊違法占地行為。通過對全區項目用地進行巡查清理、重點區域專項清理、合同驗收、將閑置土地監管與轉讓、抵押和查封等各項業務進行聯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清理閑置土地機制,挖掘土地潛力。
土地收儲著眼于區位好、集聚度高的空閑低效利用土地,努力做到“收一塊、掛一塊”,讓土地收儲、交易創造出效益,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新區還規定,企業對原有低效廠房進行改造,提高容積率,不另行收取土地出讓金,并通過配套費和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強度,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及建筑密度。
努力促進產業集中和資源共享
土地房屋局在項目審批和供地過程中,嚴把規劃計劃管控、供地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節約集約用地審查關。
為鼓勵建設標準廠房,新區制定了《大連開發區標準廠房建設補貼辦法》。目前,已建設了模具園、半導體照明工業園等多個標準廠房園區,為招商引資騰出了用地空間,實現了產業集中和資源共享,創造了良好的土地利用效益。
為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新區對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建設項目給予支持,并通過科學適當的價格杠桿,實行有針對性的地價政策,引導其在不同的園區適當集聚。目前,新區已形成以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為代表的大型石油化工產業集群,以大眾一汽發動機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以佳能、東芝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輝瑞制藥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和以德豪為代表的LED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