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從山東省政府網站獲悉,山東下發《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到2022年,全省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萬億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集團,30家以上綜合實力全國領先的百億級企業,100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到2025年,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萬億元,大企業群體進一步擴大。
根據這一規劃,山東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和航空航天裝備;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高性能醫療設備、高端能源裝備和智能農業裝備,形成重點引領、優勢突出的高端裝備產業體系。
培育濟南、青島、煙臺三大核心區,打造集聚膠濟和京滬鐵路沿線的產業帶,產業規模占全省的60%以上。到2025年,膠濟和京滬鐵路沿線的城市,建成10個以上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基地),形成一條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協同聯動的高端裝備產業帶。
對山東有優勢的高性能服務器、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進一步加大投入;對量子通信設備、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及封裝設備等短板裝備,積極擴大對外合作,打造全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產業新高地。
構建現代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體系,建成覆蓋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成為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在青島建設千億級世界動車小鎮、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線、時速350公里以上高速輪軌試驗線,推進時速350公里雙層動車及快速重載貨運列車產業化、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列車研發。
面向汽車及零部件、造紙印刷、紡織服裝、家用電器、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醫藥等行業智能化升級需求,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建設濟南數控激光設備產業園、工業3D打印機小鎮、泰安區域性智能染色共享工廠。
以機器人整機為牽引,推動產業鏈創新鏈集聚發,打造全國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