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西區)管委會獲悉,作為成都市確定的重點發展的66個產業園區、成都市推進航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西區)與國內相關院校建立長效合作,園區“產、學、研”全產業鏈結構已初步形成,科技正為園區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園區2018年1至9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15億元,預計全年產值達40億元。
20個項目 匯聚133.87億元投資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成立于2013年9月,位于彭州市麗春鎮,地處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內,距彭州市區5.8公里。園區規劃面積13.2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10平方公里,場鎮配套生活區域3.2平方公里,是工信部等五部委確定加速推進的國家級再制造產業集聚區和四川省軍民融合特色產業基地。
園區圍繞主導產業抓項目,獨具特色的航空動力產業加快集聚。截至目前,園區共簽約落地總投資133.87億元的20個產業項目,其中3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10億以上項目2個,5億以上6個,涉及發動機維修企業2家,發動機部件研發制造企業5家,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企業3家,發動機先進材料研發與制造企業3家,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發企業2家,增材技術研發與應用企業5家。同時園區與國內外多家企業及研究機構達成合作投資意愿。涉及發動機研發、維修、制造,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先進新材料研發與制造,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發,增材技術研發與應用,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估算總投資達200億元以上。
隨著項目的相繼簽約落地,產業鏈將向微笑曲線兩端進一步拓展,園區產業將進一步集聚,產業引領和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
牽手院校 科技為園區插上騰飛的翅膀
“目前園區投產項目5個。其中仁新科技項目一期2017年產值2.38億元,二期項目即將啟動;航利產業園擴建航空發動機FADEC系統生產線及擴建航空發動機再制造生產線2個子項目在今年竣工投產,其動力維修項目也已于近期動工建設;增材科技項目、華爾森項目也相繼竣工投產;在建項目中渦輪項目正在進行總平施工及設備安裝,近期將投產;先臨三維項目正在進行基礎建設,年內將竣工;同時,北航創新研究院及北航科技園項目、阿爾法項目、惠鋒項目等多個產業項目也已全面動工建設。海空動力項目、鼎壹項目、航空航天博覽科技孵化園及軍民融合培訓中心、通用航空機場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也在加快辦理建設前期手續,力爭今年全面開建。”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相關人士介紹,園區將科技視為發展第一要素,主動牽手高等院校,向科技要發展,才能有了眾多項目落地開花。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相關人士表示,園區利用在航空關鍵部件維修、金屬材料等領域的核心優勢,依托在航空、增材制造等領域積淀的深厚技術基礎,利用優勢聚合效應,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烏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一批院校開展了長效合作。該人士說,園區與北航合作建設的北航創新研究院,打造以航空發動機仿真技術、復合材料、先進涂層技術、關鍵部件為核心內容的“藍色動力硅谷”,現已先期入駐劉大響院士、宮聲凱教授、羅瑞盈教授專家并建立科技創新平臺;二是與西南交通大學合作共建的先進激光應用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特色的3D打印產業集群;三是中烏研究院合作共建巴頓焊接研究院四川分院,將有效利用中烏研究院現有的關鍵技術,形成五個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核心技術平臺;四是與四川省增材制造技術協會合作共建增材制造產業孵化基地,依托四川省增材制造技術協會總部落戶彭州的契機,打造四川省增材制造(3D打印)創新服務平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或省級創新中心。
園區“產、學、研”全產業鏈結構已初步形成。
親商護商 企業服務環境不斷優化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相關人士介紹,圍繞主導產業,園區親商重商的服務環境不斷優化。
在為項目服務上,園區推行“項目秘書”、“企業保姆”等做法。秉持“三到精神”,為企業服務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和“服務周到”,想企業之所想、謀企業之所盼,做到無微不至、關懷備至。對正式簽約項目開設綠色通道,加強已落地項目服務力度,專人“保姆式服務”及時為企業解決報規報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定期召開例會,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盡快解決。園區相關人士介紹,同時,還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人才服務。目前,園區內設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人才引進和工作平臺,并已與5719共建軍民融合航空培訓中心開展航空維修實操人才培養。園區已建立新型人才工作站,專人從事園區人才服務工作,同時還建立人才協同信息庫,針對入園的專家及企業提供專業優質服務。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加強創新人才引進培育。加快建設航利軍民融合培訓中心及學院,打造國內領先的航空類人才教育培訓中心。加快建設北航創新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深化環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建設,引智高端人才樂于來彭創業、從業,打造校院地企創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
也將結合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定位,按照“五位一體”管理體制,進一步優化完善園區總體規劃、招商目錄、設計規劃導則、產業政策和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優化園區項目服務機制,多渠道加大招引力度不放松,探索區域企業引進扶持,壯大培育本土優勢企業,讓更多的航空航天企業,向園區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