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集中打造線上高效對接、線下精準服務的“互聯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科技成果挖掘儲備梳理、評價精選、發布對接、轉化落地、成果跟蹤等高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服務。前三季度,全省共認定技術合同1480項,合同成交金額93.29億元。
完善“科淘網”平臺 推進成果精準對接
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廣泛開展企業需求調研及成果儲備梳理服務。對省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庫中的7173項成果進行了梳理,入庫成果5625項。依托“科淘網”及地市子平臺、展示交易大廳等載體,精準發布推介。前三季度,共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對接會23次,發布成果500余項,促成進一步合作176項,意向簽約27項,正式簽約3項。
目前,“科淘網”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七臺河、雞西、伊春、綏化、黑河、佳木斯、鶴崗、省農科院、哈理工12個子平臺已經上線運營。依托“科淘網”共組織開展七臺河市科技局、伊春市科技局、綏化市科技局等聯合專場在線成果發布對接活動6次,發布高新技術成果444項。結合“科淘網”子平臺建設,組織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七臺河、雞西、伊春、綏化、海倫、黑河、佳木斯、鶴崗11場專場項目對接會,10余家科研單位的40余個項目與600余家企業實現了精準對接,13家企業與研究單位達成了合作意向。
進行“科淘網”升級改版,研發完成“科淘網”手機App并測試。依托“科淘網”運營新媒體平臺,優化服務,強化宣傳。目前科淘網共運營“科淘網微信訂閱號”、“科淘網頭條號”等7個新媒體平臺,每天分時段為“科淘網”用戶推送、發布各種省內科技資訊、項目推介通知、前沿科技等數據信息,截至10月15日各新媒體平臺訂閱數、粉絲數累計達12203名,累計推送文章14304篇,共有1495442人次閱讀及轉發。
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調研員宋錦介紹,“建設科淘網子平臺將暢通科技資源供需信息獲取渠道,為共享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大數據提供支撐,促進我省高校、院所和企業之間連接互通,讓科技成果真正從實驗室走進工廠和車間,服務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提供優質服務助力成果轉移轉化
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多措施開展技術市場和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深入推進窗口崗位“四零”承諾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服務目標,優化了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流程,縮短了合同辦理時長。前三季度,通過宣傳和落實優惠政策、跟蹤問效技術合同、規范登記機構等措施手段,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省共認定技術合同1480項,合同成交金額93.29億元。
跟蹤問效成果轉化情況。圍繞成果對接活動成果和意向簽約情況,對有意向的企業提供跟蹤服務,共跟蹤42個意向項目。并赴牡丹江寧安市鵬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地考察項目內容,幫助企業針對合同細節進行分析討論,簽訂合同金額約1000萬元。
依托各類展會,組織省內外高新技術成果展示對接。前三季度共組織參加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第二屆陜西“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創業博覽會、第十三屆中國重慶高新技術交易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軍民兩用技術博覽會等9次大型展會,宣傳、展示推介我省科技招商項目284余項,展示各類實物540余件。組織參加洽談、對接、論壇等活動10余場,宣傳推廣了我省優秀項目成果,吸引企業來我省轉化。
完善體系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培育
中心積極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及人才培育。開展全省技術市場和技術轉移工作培訓,組織召開2次全省技術轉移工作培訓會,邀請科技部火炬中心技術市場處負責人對國家政策進行解讀,并開展了技術市場優惠政策和技術合同登記實務培訓,來自全省各地市的企事業單位共280余人參加了會議。赴大慶、牡丹江、黑河等地為企業開展技術合同專場培訓,培訓人員300人次。加強“科淘網”服務策劃團隊和主平臺及子平臺運營團隊培育。組織省內共11個地市科技局、5家科研院所及4家高校,共46人赴廈門科易網總部進行“科淘網”使用方法、地市子平臺建設的培訓。
廣泛開展調研學習與合作交流。中心班子成員帶隊赴江蘇省南京市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浙江省科技開發中心、杭州市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國資委規劃發展處等地進行調研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交流先進省市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及人員設置等方面的先進工作經驗,深入挖掘企業需求,建立戰略合作交流渠道,引進省外創新資源服務我省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