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中國儲能網聯合主辦的“儲能產業重大課題研究規劃建議暨儲能應用分會籌備工作會議”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勝利召開。本次會議邀請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中國工程院、中國電科院、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比亞迪、科陸電子、南都電源、華富儲能等100余家單位參會,與會代表就當前儲能技術路線及產業支持激勵政策紛紛發表意見。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致辭中表示,儲能產業課題研究規劃應該結合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在推動儲能技術研發性投入和標準體系建設,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儲能商業化運營模式,在充分考慮儲能技術對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和提高電網穩定性等積極意義上,做好儲能示范項目可行性調研和科學規劃。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 劉彥龍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表示,“在大容量儲能技術上,我國還處在發展階段的初期,但從“十二五”開始已經對大容量儲能予以重視。目前,大容量儲能分別列入9個國家重點創新領域和20個重點創新方向。既然國務院的文件把儲能提到這個高度,儲能應該會得到大力的推行。“十三五”應該給儲能很大支撐,包括從技術應用到最后工程化,整個體系都要考慮全面,要點面結合,既有當前的需求,也有長遠的考慮。”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裕生
中國電力科學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來小康所長在發言中指出,下一個儲能示范工程該怎么設計,經濟性指標是什么?選用什么樣的電池技術?每一項電池技術指標之間如何更好配合?這些問題應該是行業協會能做好的一件事,也應該由行業協會來做,這樣儲能產業鏈的各個行業、各個環節都能統一認識。中國電科院作為國家電力儲能標準編委會秘書處所在單位,希望通過儲能示范工程、評測技術等,做好引領工作。讓儲能技術應用走上正確路線,推動儲能產業穩步前進!
中國電力科學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所長 來小康
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馮慶東表示,“儲能產業的需求隨著光伏發電、風電、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微電網的發展和建設而增加,前景可期;新型的城鎮化建設也會給儲能發展帶來發展機遇,未來5年,將會快速擴展至主要的城鎮地區;分布式發電、微電網(光儲式電動汽車充電、電動汽車向電網放電、支撐需求響應等)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十三五能源規劃將把儲能作為重大產業或者重大科技項目給與支持。如果國家如果能夠給儲能予以補貼,儲能產業將會迎來快速增長”。
國網能源研究院首席專家 馮慶東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國家實驗室副主任李泓研究員就針對主要應用需要的不同能量、功率級別的重要儲能技術;布局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新型儲能技術;突破不同級別的儲能系統集成技術;促進儲能產業標準化等方面做了精彩發言,獲得與會嘉賓高度評價。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 李泓
作為本次會議唯一邀請發言的優秀企業代表—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饒陸華表示,“在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問題中,儲能產業在市場中獲得了發展的重要契機。如何在最小化社會資源消耗的前提下,更高效更安全地解決大規模電力運輸?如何刺激和推進加大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產的比重?這些困惑的解決,無疑是中國能源行業目前最為關注的焦點。未來我國能源系統的組織方式必將從集中式、大規模的工業化開發轉變為分布式、小規模利用,最終通過智能電網、大規模儲能設施等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協調平衡。”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饒陸華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與物理研究所的張華民研究員、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岳建華副總工、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公司李愛魁總工等業內專家分別就目前儲能技術路線、儲能示范項目規劃等方面與參會嘉賓進行了深入互動交流。
嘉賓互動
本次會議是在國家積極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大背景下進行的一次難得學習交流大會,必將在業內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