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8071億元增加到30254億元,占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5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03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直播、知識付費、網綜、共享閱讀……這些領域都在近兩年輪流成為投資風口,并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在吸引眾多資金進駐的同時,也引起了巨頭們以及監管部門的關注。從去年開始,政府層面對文化娛樂行業以及各細分領域相繼出臺了不少監管政策。在此背景下,文化娛樂行業是否仍然值得PE/VC機構加碼布局?
行業下半場將走向多元化
成立于2007年的小村資本,目前已成為集孵化器、創業投資、創投母基金、私募股權投資、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產業基金管理、投行服務及產業孵化在內的生態級投資平臺。截至今年5月,小村資本累計成立36只各類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超150億元人民幣,投資項目及基金近100家,其中退出(含IPO)共21家。其中,新文化領域是小村資本的主要關注領域,公司董事長馮華偉也是國內關注文化產業投資最多的人之一。在他看來,文化產業投資上半場已經結束,下半場的主題是"回歸理性"。
" 文化市場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資本滲透率很高的市場,這些年經歷了一個從平靜、到一下子很火熱、到現在逐漸回歸比較冷靜或者理性的階段,可謂有起有伏。"馮華偉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整個文化市場里面的產業人和投資人都在反思應當如何在行業內布局。他認為,在文化投資的上半場,大部分的投資人和創業項目基本都在使用差不多的資源和資金,做一些差不多的事情,類似于互聯網的泛流量拼殺階段,同質化競爭比較厲害。
" 在下半場,一些新的事物正在發酵,可能會出現更有特色、更有效率、更跨生態的東西,因此仍然存在大量的投資機會。"在馮華偉構想的文化投資下半場當中,創業項目會呈現細分多元化、品質差異化、生態綜合化的特點。他說,"文化產業最終都屬于精神產品,占用的是用戶的頻率和時間、拉動的是用戶的關系和黏性。因此在下半場,創業者和投資人更需要考慮的是在單位時間里的娛樂強度、效率和關系的結合,類似于互聯網細分流量運營階段,從這一點來說,文化領域機會很大。"
馮華偉指出,在文化產業投資里面,抓住更細分、更專業、不是特別大體量而有強關聯的黏性人群,將是新文化形態的一個大機會。"我們有投過一個小領域,我把它叫想象力產業,圍繞跟想象力相關的領域。比如科幻文化,是一個類似于動漫那種雖然受眾絕對數不大,但人群具有強黏性,是一種可以精細并持續運營的群體。通過不同的精神產品抓不同的人群,并圍繞人群做深度運營,是文化下半場勝負手所在。"
板塊間的生態綜合是下半場的特點
從產業鏈角度出發,馮華偉還點出了另一些投資機會。他認為,文化產業鏈上有內容生成制作、發行、延伸等多個板塊,在不同的環境下,這當中過去可能被忽視的板塊仍然有價值。尤其是存在各個板塊與新技術、新渠道結合的巨大機會。
比如,在馮華偉看來,現在中國的文化市場存在有種提法叫"有頭有腳沒有腰"的奇特現象,存在大紅的人物或者IP,但中間部分很少,結構并不合理。這是因為以前的文化形態運營比較粗放,大家都在抓大明星和大IP,基本上抓住就能撈一把錢。而隨著消費升級,用戶需求產生了變化,大的IP和明星也開始頻頻遭遇滑鐵盧,因此,如何打造"腰部",也是下半場的一個機會。"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產業鏈現象,一些明星可能突然爆紅,不紅的那些你根本就不會知道,而存在兩者之間的中間層次是斷檔的。" 馮華偉指出,從這個現象出發、并與諸如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結合,未來的經紀業務、內容創作都可以基于數據或新的播放終端如VR/AR、圍繞打造中間層的人或者IP,能夠持續穩定輸出好品質的作品和內容,這也將會形成未來文化發展的一個門檻和稀缺資源。
小村資本定義的新文化,其實關注的更多的是消費升級后出現的新生文化現象和用戶需求。
他認為,消費升級后,有更多高品質的閑置時間被釋放出來,如何用更好的東西去喂飽這些閑暇時間,就是新文化領域投資需要關注的內容。"從消費升級的背景來看,就是確實讓群體變得有閑了,新文化的投資就是圍繞有閑這兩個字來做文章。"
在商業領域關注"頭部效應"
除了新文化之外,小村資本還關注新技術領域,例如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動力能源等。在投資方法上,馮華偉介紹,小村資本主要采用的是"行業+頂尖投手"的邏輯。具體而言,首先是判斷行業趨勢,因為行業的機會是一波接一波的,過去的"風口"未來可能是夕陽產業。如果沒有踏中行業趨勢,再出色的投資機構也無力回天。
對未來的行業趨勢有個預判后,小村資本除了依靠自身的投研和直投團隊進行投資布局以外,還依靠母基金業務形成的廣泛網絡,選擇最頂尖的投手進行合作。"最優秀的項目總在最優秀的投手那里,除了會獨立判斷,也要學會在相對陌生的領域識別和依賴別人的智慧。"
" 我們總是一邊做投資,一邊嘗試把產業、頂尖投手、具有模式或技術創新特質的優秀的項目連在一起。"這一邏輯,展現了小村資本的投資理念:做兩個世界(產業世界和創新世界)的連接者。這里面,新興產業、好的投手、好的技術,都是商業要素里的頭部資源。目前來看,具有開創性的技術和創新性的思維模式在整個產業里的滲透率還不高,馮華偉認為,"雙創"帶來的眾多巨大的好處之一,就是進一步釋放和重組了剩余服務能力,將極大加速創新在產業里的滲透。"這一進程里面擁有巨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