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態決定產業形態,城市功能引領產業功能。永川三大產業園區以“產城融合”為抓手,力求產業、城市與人三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打造出生產高效、生活便捷、生態優美的宜居宜業園區。
鳳凰湖產業園區 繪就宜居宜業藍圖
鳳凰湖產業園與永川新城緊密相依。加快“以產帶城、以城促產”,實現園區發展水平全面提升,鳳凰湖產業園堅持“產城融合”勢在必行。
宜居宜業園區如何打造?必須規劃引領。鳳凰湖管委會結合永川未來175平方公里發展空間,分析研究產業園區發展方向,按照產業向南、城市向東的思路,加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促進兩規合一,合理劃分園區六大功能分區:現狀建成區、東部生態智慧城、高鐵商住區、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產業區、長城汽車城、南部產業區。
現狀建成區,主要位于園區鳳凰大道兩側,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了房地產、機械、電子等企業。
東部生態智慧城,位于園區東部,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包含鳳凰湖公園、躍龍湖公園片區用地及向東延伸至渝永高速的拓展用地,主要規劃布局公園、商業、居住、醫療、教育等項目。
高鐵商務區,位于園區東南側的渝昆高鐵站片區及向南跨越渝永高速的拓展用地,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布局商業、居住、醫療、教育等項目。
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產業區,位于園區中部,規劃用地面積4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布局電子信息、數控機床等項目用地。
長城汽車城,位于東部生態智慧城和高鐵商務區之間,規劃用地面積為7平方公里,主要規劃布局長城汽車項目及其配套企業。
南部產業區,位于園區西南側,規劃用地面積10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新型材料、汽車及零部件、物流等項目。
“宜居宜業藍圖正在繪就。到2035年,鳳凰湖園區規劃用地面積將達到62平方公里。”鳳凰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城市和產業共生、共利,離不開要素的保障。
以民用和商用的水電氣安裝來說,鳳凰湖產業園做到了“公路通到哪里,管線就通到哪里。”“在園區,民用氣和工業用氣是分開的,保證人民群眾和工業企業正常用氣。”鳳凰湖管委會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在民用氣方面,已完成鳳鸞路、鳳龍一路、鳳龍二路、鳳凰二路、昌龍大道南北段等地段的永川燃氣公司主管道鋪設;在工業用氣方面,完成了榮昌西部天然氣公司三期、五期主管道鋪設工程,解決轄區企業用氣問題。
鳳凰湖產業園一年來加速改造優化管網,全力保障水電氣要素配套,構建園區完善、安全的能源保障體系?,F已完成新建項目32個,其中:供電新建項目13個,供水新建項目9個,供氣新建項目7個;完成遷改項目16個,其中:電力線路遷改項目5個,供水遷改項目4個,網絡遷改項目5個,燃氣遷改項目2個。
同時,還加強土地保障。積極協調完成重點項目調規,全年上報調規方案10宗,已取得調規批復4宗,其余已通過重慶市國土局土勘院技術審查,待市國土局行政會審后報市政府審批;積極做好新增建設用地報批,新增建設用地計劃資料5宗;積極做好征地報件工作,共組織申報征地報件資料12宗,已取得征地批文9宗;加大供地力度,完成工業出讓13宗、商業4宗、劃撥3宗;委托相關鎮街實施征地拆遷5632畝。
鳳凰湖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園區還強化了融資資金保障,至今新增融資5筆,已到位資金共計22.98億元。此外,還堅持要素保障和風險防控雙管齊下,量力而行嚴控各類債務風險,全力服務產業發展需要。
三教產業園區 轉型引領“二次創業”
2016年,三教產業園區淘汰落后鋼鐵產能150.25萬噸,占重慶市的29.06%;淘汰落后產值近50億元,占比園區年度總產值的近50%;2017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13.5萬噸,淘汰落后產值近4億元……
2017年,三教產業園在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通過大力引導和扶持傳統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在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的同時,以科技創新、技術改革和轉型發展為突破口,引領傳統企業“二次創業”,在逆境中找到發展的新機遇,真正實現了“去產能不去產值、去產能不去就業崗位”。
去年,由三教產業園的牽線搭橋,渝西鋼鐵集團采取與專業院校合作的方式,開始著手打造重慶地區最大的鋰電池生產研發基地。同時,渝西鋼鐵集團的子公司閩勝鋼材也在快馬加鞭地轉型升級。2017年7月,閩勝鋼材正式“變身”重慶英格力鑄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一家集鑄件鑄造加工、銷售,磨具設計、制造于一體的現代化制造企業。該公司目前的主打產品為法蘭。項目目前處于設備調試及試生產階段,已和多家國內外企業簽訂購銷合同。訂單主要來源于法蘭產品的訂購,從2017年11月投產至今,已實現產值3000余萬元。目前,企業正努力拓展未來市場,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法蘭盤等鑄造件20萬噸、年產值10億元。
一年以來,園區大力支持傳統鋼鐵企業利用閑置資金開展技術轉型,引導閩興型材轉型發展工程機械零部件,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挖掘機輪轂和履帶零部件等鍛件2萬噸、法蘭盤鑄件6萬噸,貢獻產值6億元;幫助大順鋼鐵轉型生產農機配件,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量10萬噸、年產值6億元。
而同樣位于三教產業園區的重慶鋒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也在園區的引導下,在技改升級上做文章。企業投入兩千萬專項資金,對生產線實行了全面的技改升級。目前,新的現代化全自動生產線已正式投用,在全面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
重慶鋒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生產線的投入使用,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利用了新技術、新機器,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人工方面一臺專機大概能夠節約兩三個工人,從每條生產線的產量來看,每個月比以前要多生產500臺,每一年新增的利潤在300萬元左右。
港橋產業園區 三大產業強招商
2017年上半年,永川港橋產業園圍繞紙業、木材、材料等三大產業,加強招商策劃,充實人員,招商引資取得成效,新簽約項目13個。其中:生活紙后加工二期項目8個、木材項目1個、材料及其它項目4個,合同金額總計達45.7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7.13%。同時有在談項目34個。
據了解,圍繞紙業招商,該園在2017年3月前往湖北孝感考察4個全國生活紙一線品牌企業,參加全國生活紙展會,對接四川和河北等地的6家生活紙企業;4月到四川考察嘉薇等生活紙后加工企業及紙箱包材企業;4月27日舉辦“理文二期生活紙后加工項目開工暨簽約儀式”,開展三期生活紙后加工及包材項目招商。用了半年時間,引進成都蘇氏兄弟、重慶康紋紙業、重慶鴻泰紙業、重慶玉紅紙業、重慶藍漂紙業、重慶新適運紙業、貴州添福紙業、重慶維邦紙業等8個紙業后加工企業。
其次,圍繞木業招商,前往江西贛州、江蘇太倉參觀考察贛州進境木材國檢區、南康區中國中部家具基地等,詳細了解當地木業發展歷程、市場規模和產業現狀;前往成都參觀考察成都運開家居材料商城、青白江大西南建材市場和成都尚好木業加工廠,了解了四川地區木材市場規模和分布情況;前往河北考察中國門窗城和大興木業。目前,已簽訂了中森木材項目,香港心聯心集團已啟動廠區道路等基礎建設,已完成項目一期A區、B區建設;還將簽約木材加工企業3家。此外,重慶家具協會有關領導和企業家前往園區考察,了解中國西部國際木業高新產業園建設情況,并就項目合作進行交流。
再次,圍繞材料產業招商,分別前往成都、廣東江門與歐之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和東莞市南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座談;前往河北考察霸州巨隆新型建材項目,到四川成都考察合沐佳新材料項目并簽約;前往天津、河北等地考察華能中天等新型建材項目;通過以商招商拜訪某精密壓鑄公司,通過委托招商邀請某金屬制品公司來園區進行考察,洽商投資興建超高溫工程塑料項目。泰石巖棉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工商注冊、項目備案和環評、能評等,并開展土地招拍掛前期準備;在洽談的新材料項目還有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