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工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謂,工業強,則城市興。西安航空基地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全國唯一的以航空為特色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肩負著發展振興民族航空工業的光榮使命,承載著助力大西安裝備制造產業邁向中高端的時代擔當——
西安航空基地:萬億級工業大走廊新動能引擎
■核心裝備:三壓并舉解決制造難題
如果說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那么大型框粱結構,則是飛機的“骨骼”。國產自研飛機要翱翔藍天,不僅要“強心”,也要“壯骨”。在西安航空基地,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就依托核心設備——4萬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則為國產大飛機提供了“西安制造”的“錚錚鐵骨”。在西安航空基地的良好產業生態下,三角防務已經成功建設起世界上最大的單缸模鍛液壓機。其技術水平、控制水平、精度水平均位于全球第一梯隊。幾年之間,三角防務已掛牌新三板,成長為我國防務裝備生產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更是國內民營企業在軍民融合領域的佼佼者。
除了三角防務的大型模鍛液壓機之外,西安航空基地聚集了一批國之重器:西安博賽旋壓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強力 數控旋壓中心,一舉打破國際精密旋壓技術的壟斷;萬方鉑通熱等靜壓處理中心,引進國內最大熱等靜壓設備,是高性能新型材料生產研發不可或缺的關鍵裝備。這些產業積淀,使西安航空基地已形成了“三壓并舉”的高端核心裝備群。眾多一流的航空制造裝備,為我國航空、航天及汽車等高端軍民融合領域解決核心難題,也見證著西安航空基地邁向產業中高端的歷史新征程。
■核心技術:硬科技綻放工業之花
西安正處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關鍵時期,工業作為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基礎,已從過去的拼數量、拼規模、低成本、微利潤,成了如今的拼質量、拼設計、拼技術。在西安航空基地,諸多入區企業憑借核心技術,以航空硬科技為驅動源,加速駛入產業轉型升級的快車道,為大西安追趕超越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西安航空基地入區企業——西安飛鷹亞太航空模擬設備有限公司,就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臺A320飛機全數字電動六自由度乘務訓練艙。這臺模擬乘務訓練艙能模擬空中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狀態,完成飛機起降、側滾、空中顛簸等多種飛行姿態,也能模仿艙內起火、地面與海上迫降逃生等科目。同時,還能模擬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機場的起降等訓練,使乘務人員在逼真的環境下進行訓練,增強他們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實戰經驗,滿足飛行安全的需要。這一技術的突破,標志著我國乘務訓練設備的設計制造水平已經站在了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瑞森新材料樹脂模具加工技術、中科天地航空模塊生產、卓銳科技航空航天管路件工藝等航空硬科技企業最新技術成果,都彰顯著中國航空城硬科技的硬實力。
■核心人才:托起航空產業騰飛之翼
人才,是實現追趕超越的第一資源和第一動力。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緊扣“特色產業鏈”,打造“專業人才鏈”,持續增強區內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匹配度,著力把人才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實力。
西安航空基地創新招才引智方式,加大人才服務保障,出臺了《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加快人才發展暫行辦法》,共有人才安家補助、人才生活津貼、最高達200萬元的事業發展資助、企業培養人才專項補貼、引才伯樂獎等13項具體優惠政策,人才落戶力度更優、引力更強。航空專業人才的雙向培育、委托培育、量身培育,在基地也是屢見不鮮。通過人才招聘會、政策宣講會、媒體平臺推介宣傳等多種方式,實施企業家培訓計劃,開展專題講座培訓,同時完善軍民融合人才政策,形成了“科研+管理+實操”三級人才培養體系。
紛至沓來的天下英才,不唯地域、不拘一格。當前,西安航空基地以人才為核心的發展氛圍日益濃厚。目前,航空基地擁有各類人才5萬余人,多位院士、國家百人計劃獲得者、三秦學者在內的高層次人才也在此就業創業,航空專業人才數量、航空科技創新能力均居全國前列。
■核心平臺:集聚發力彰顯催化成效
建設信息共享交流平臺、搭建技術高效轉移平臺、構筑產業協作配套平臺……近年來,西安航空基地以國家級航空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核心,“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園區”的軍民融合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逐步成型,引進軍品認證、投資機構、成果轉化等30余家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在孵的200余家企業提供各類保姆式服務,雙創氛圍愈加濃厚。
西安航空基地還新建了航空科技創新創業園、軍民融合科技園等多個產業孵化平臺。據悉,園區一期創業空間還未投入運營,已被多家航空中小企業預訂一空。作為全國唯一的航空科技企業孵化器,西安航空科技創新中心已孵化培育超過400余家家創新創業企業,孵化企業圍繞航空制造、航空新材料、裝備制造、航空服務等航空基地主導產業方向,成為航空科技企業創業的首選之地。
■核心產業:軍民融合燃動邁向高端引擎
“入區企業恒鏘公司是一家港資控股的民營企業,從事飛機部附件維修業務,從2007年進入航空基地至今,產業鏈的聚集效應使其業務量增長了10倍,并已在新三板上市。”
在西安航空基地,像這樣快速發展的企業還有很多。經過多年發展,在集飛機設計、整機制造、試飛鑒定、強度檢測、專用裝備制造、航空材料制備、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驅動下,超過1000家企業分布于航空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與企業之間滲透、分工和合作,已經形成極為適宜航空企業成長的產業生態。
堅定不移促發展、奮發進取圖超越。當前,國家軍民融合深化改革開啟新篇,世界航空市場持續提升空間廣闊。西安航空基地既是國家中心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的核心載體,又是承接國際化大都市人口轉移和功能疏解的主要陣地。眾多機遇匯聚,西安航空基地已迎來了好風借力、乘勢而上的新春天。
“要是孩子們問你,怎么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你打算怎么回答?”記者問阿哈邁德。他告訴記者,中國與印尼這兩個海洋大國有很多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一是努力提供更多的海洋公共服務產品。例如,雙方可強化海洋防災減災領域的合作,合作實施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綜合管理。二是加快推進藍色伙伴機制和能力建設。例如,在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海洋空間規劃和園區設計等方面強化合作與交流,尤其是開展能力建設和職業培訓,共同打造一批受到國際認可的海洋項目,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人才。三是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海洋伙伴關系。中國和東盟是山水相連、血脈相通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因此,中國與印尼可推動中國—東盟就海洋發展形成更親密、更有效的伙伴關系,進一步豐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乃至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