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的運營模式
(一)田園綜合體的內涵特點
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它可以滿足三個產業相互滲透融合的新動向。在一定資源條件下,通過各個產業交互滲透,把休閑娛樂、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產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拓展現代農業原有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使傳統功能單一的農業及農產品成為現代休閑產品的載體,發揮產業價值的乘數效應。
(二)田園綜合體運營模式及案例分析
1.重建美麗鄉村--田園養老模式
隨著鄉村旅游的火熱及我國老齡化情況日益嚴重,鄉村田園養老度假成為一種新的養老模式。鄉村田園養老以農業休閑為主體,利用鄉村特殊的自然養生條件及富有鄉韻、利于康復身心的人文環境,與生態休閑、農業旅游、森林度假等相結合,開創出一種集田園生態休閑、鄉村健康飲食養生、農耕勞作體驗、鄉村社區生活于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
案例解析
一、幸福公社:樂享田園養老
幸福公社把家庭度假、老年人養老、中年人養生、兒童親自然教育、全國旅居、運動休閑、有機農業結合為一體的創新旅游養老地產。幸福公社通過營造生態綠色的田園生活,健康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鄰里關系,實踐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健康生活。“農耕生活,手工村落”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打造健康養老生活的創新。
1、項目選址
都市半小時經濟圈,自然人文環境優越
幸福公社位于川西旅游環線的核心位置——成都大邑青霞鎮的煙霞湖風景區,煙霞湖風景區位于大邑縣東北邊緣,距成都市50公里,30分鐘車程,屬于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北鄰街子古鎮、青城山、都江堰,南至新場古鎮、花水灣、西嶺雪山。
2、藝術生活
傳統的手工智慧和創意之美
幸福公社引進五十多個手工藝匠人,包括活字印刷、釀酒、織布、皮影、蠟染、剪紙 豆制品、釀酒、木雕、制茶、制紙……用傳統的手工智慧讓老人回歸人與自然的和諧。
3、幸福農業
回歸到食品源頭,改變思想,進而改變生活
幸福公社的農業模式,是嘗試從從中國城市食品的現狀出發去現狀去改變農村的生產模式和發展模式,由城人群的食品安全的痛處著手,回歸到食品源頭,改變思想,進而改變生活。親手生產,親手種植,親手收獲。社員們共同遵守《綠色公約》,幾百畝的農田,經過五年的凈化,沒有化肥農藥,每家的土地里可以長出干凈的蔬菜。
4、幸福健康
四位一體的養老管理模式
幸福公社與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引進先進的醫療管理團隊。利用云計算快速傳輸,監控業主身體信息;二期規劃了一萬方的失能老人管理中心,將幸福公社四位一體的養老管理模式完善。社區配置了護士團隊,解決常規的入戶看護問題。
幸福公社對養老市場做出了一個細分,更多關注城市型中老年的健康型養生需求,主要年齡段在五十到七十五,他們對鄰里,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更多,不是城市型重度養老的概念,帶有比較強烈的旅游觀光特征。其實是用鄉村田園模式來承載養老的細分市場。
2.片區開發模式
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及各種農業休閑觀光項目,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閑與娛樂。
該模式主要依托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包括體閑度假村、體閑農莊、鄉村酒店。該模式在全國各地尤為常見。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采用該開發模式。
案例解析
蟹島度假村:經典的休閑度假模式
1、經營模式:前店后院,農旅合一
蟹島采取前店后院的經營模式,以園養店,以店促園。農園氛圍種植園區、養殖園區、科技園區;商店有開飯樓、蟹宮、康樂宮、仿古農莊以及水上樂園等。
2、創意理念:六好體驗,吸引消費
蟹島度假村的理念是:六好,通過好看的景觀、好玩的娛樂、好吃的餐飲、好住的農莊、好賣的產品以及游客的好評來留住游客的心
3產業帶動模式
休閑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過休閑農業這個平臺,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中,游客除了餐飲旅游,還會帶回土特產品。
3.產業帶動模式
休閑農園首先生產特色農產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過休閑農業這個平臺,吸引城市消費者來購買,從而拉動產業的發展。在這類園區中,游客除了餐飲旅游,還會帶回土特產品。
案例分析
大王山葵農場:日本最大的山葵園
大王山葵農場創立于1917年,是一座位于日本長野縣安曇野市郊區的山葵農場,總面積15公頃,每年可收獲150公噸的山葵(俗稱綠芥末或是辣根)。不僅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山葵園,也是安曇野最知名的觀光景點。每年吸引約120萬人次來訪。另外,大王山葵農場曾是國際著名導演黑澤明指導的電影《夢》的拍攝場地,當年為拍電影所建造的古樸水車,至今還留在菜園里,許多游客專程到此親身體驗電影中的情景。由于其坐落在穗高和平鎮,由日本北阿爾卑斯山的地下溶雪水澆灌,翠綠色的山崳菜種植田隨處可見。除了宜人的風景,農場內還有寬敞明亮的美食餐廳和商店,游客可在此品嘗到當地特產山葵蕎麥面和山葵天婦羅等傳統的主食,也能以稍低于常規的價格享受山葵冰淇淋和山葵啤酒等令人垂涎的美味。
4.科普教育模式
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體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臺。
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后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臺,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
案例分析
鳳凰公社:建在鄉村的農業大學
1、深挖傳統耕讀文化
耕讀文化是農莊的一大特色,書院依托農莊,農莊襯托書院,置身書院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傳統文人晴耕雨讀的情懷。
2、重塑餐飲養生文化
醫農同根,藥食同源。農莊特設食育中心,應四季而種植,循四季而養生,體現出有機蔬果的養生價值。
5.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民俗風情旅游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閑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案例分析
洼里鄉居樓:建立民俗教育基地
1、餐飲起家:創農家特色菜系
一、農家菜系全部選用原生態食材。二、盛農家菜的器皿要用農家的鍋碗。三、吃農家菜一定要在農家院的氛圍中。
2、民俗聚人:建民俗教育基地
建立鄉居樓博物館和民俗體驗教育基地,將洼里人的文化保存下來,并有老藝人授課,讓老人有的掙,小孩有的學。
6.休閑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于簡單的逛公園休閑方式,而是尋求一些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閑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閑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國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范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閑和觀光等多項功能農業園區。
案例分析
意大利農場:意大利風情觀光體驗
1、精準定位:主題式運作
從莊園名稱到園區景觀,從衣食住行到娛樂項目,都圍繞著意大利這一主題,牢牢抓住了崇尚歐陸風的中產階級。
2、主動營銷:差異化表達
一、主動營銷,開展餐飲外賣、增加文娛活動,打破農莊工作日無人的狀態。
二、打造特色:家庭作坊式的釀酒,意大利手工奶酪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