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深化云岡、恒山、古城等景區景點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創建渾源、靈丘、大同縣3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老城區是我市歷史文化和古都文化的標識。今年全面啟動開工古城內代王府、九龍壁、大同府衙等18項修復工程,延續古城文脈。開工建設21萬平方米全省面積最大廣場——永泰門廣場工程,年內投入使用。建成全省最大的北魏遼金平城百座博物館,守住大同文化的根。全面推動東小城項目開工啟動。開工建設御河北拓南延生態工程,投資7.2億元,將御河兩岸建成市民休閑健身、宜居宜游的好去處。
二是建好長城旅游一號公路。重點打造東起天鎮李二口、西至左云摩天嶺249公里的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建成后,將形成橫貫天鎮、陽高、新榮、南郊、左云5個縣區的綠色廊道、旅游通道、風光大道,成為生態旅游的觀光路、助農增收的致富路。
三是發展鄉村旅游。優先開發桑干河流域、神溪濕地、唐河流域、火山群等旅游資源富集區。培育上下北泉、車河有機農業社區等一批新型鄉村旅游示范點。推進陽高農業生態觀光與文化旅游綜合體建設。加快云岡小鎮、恒山古鎮、新平堡小鎮等10個特色小鎮建設,為全市農村城鎮化創造示范。重點打造天鎮賈家屯、大同吉家莊、靈丘紅石塄、廣靈澗西村等一批宜居宜業示范鄉村。
四是發展冰雪運動產業。以白登山萬龍滑雪場和中芬啟迪冰雪體育中心為起點,補齊冬季旅游項目短板,創建全天候全域旅游新常態。
五是建設綜合康養產業區。積極引進復華置地、卓越集團、華體集團、中能建投等戰略投資者,加快綜合康養產業區建設,構建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相融合的新型健康產業發展模式。重點扶持陽高康養休閑養生基地建設等項目,打造國家級康養基地。
六是加快文旅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文旅新業態、基礎建設、康養度假、鄉村旅游開發、旅游小鎮、特色旅游、文化演藝等7個方面34個文旅融合項目建設,著力補齊短板,豐富文旅業態,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提升大同人氣,帶火大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