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來安縣委副書記、汊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郝慶孝介紹,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今年1-7月份,實現產值16.8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稅收3243萬元,同比增長15.7%,已走在全省前列。目前,該產業園已入駐企業104家,以培育高鐵、城際列車、鐵路客車零部件加工企業為主,初步形成了鐵路客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的產業集群。軌道交通裝備七大主要構件168種主要產品中,該產業園現可生產七大主要構件近70種產品,已成為中車集團零部件重要生產加工基地,填補了安徽省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空白。預計到2020年,該產業園可望形成100億元的年生產能力。
據了解,該產業園由汊河經濟開發區與中車集團合作建設,總體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是“安徽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滁州市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目前,正在爭創安徽省“省級創新型開發園區”。
目前,我國軌道交通正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這無疑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近幾年,該產業園充分利用緊臨南京的地域優勢,積極搶抓新一輪承接產業轉移機遇,吸引和集聚了南京乃至長三角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扎堆入駐、抱團發展。
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從規劃到建設中,始終立足高標準、高起點,瞄準最前沿。對軌道交通裝備企業,市縣財政每年拿出一定資金支持大企業、大項目和公共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簡化、放寬各類行政審批環節,主動幫助企業爭取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和省、市節能專項補貼、國家和安徽省重點產業和技改專項資金;積極爭取滁州市在產業政策、產業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在中小企業發展扶持資金、技改扶持資金等方面向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傾斜。
為進一步促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來安新設立10億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軌道交通產業鏈關鍵裝備、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全縣乃至全省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發展,去年11月,來安與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研究院合作共建安徽省軌道交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體工程正在建設中。
與會專家認為,隨著國內軌道交通產業的突飛猛進,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緊跟國家軌道交通產業的步伐,實施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不斷延伸高端交通裝備產業鏈,提高產品科技創新能力,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基地發展,從而促進整個汊河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對安徽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將起到推動和示范作用。
郝慶孝表示,此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行,進一步加強了來安縣與南京江北新區產業合作力度,提升了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知名度,增強了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通過籌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汊河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步伐將更加快速堅定,創新活力更加迸發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