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總體規劃要求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2014年,紅古園區被批準為第五批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2015年,蘭州市委市政府出臺文件,全市新建“城市礦產”項目原則向蘭州經濟區紅古園區的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集中,其他縣區和園區不再布局此類項目。紅古園區抓住這一契機,在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實施了總投資29.5億元的產業項目1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開工建設項目12個。2016年,紅古園區又新引進了3個項目,總投資6.1億元,目前到位資金7000萬。
今年,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紅古園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了“三路三廠(場)一工程”項目。新建了總投資3043.54萬元、長1050米的南三路西延項目,總投資2283.15萬元、長1779米的濱河路東段道路工程,總投資1200萬元的東四路配套工程;完成總投資8100萬元、占地36畝,日處理污水24000立方的污水處理項目一期建設任務;完成污水處理主管網敷設10公里;完成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70畝,日處理固廢220噸的固廢處理中心;完成平安水廠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企業職工安居項目二期建設工程。
熱電聯產、鋁電聯營打造鋁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
紅古園區還圍繞“熱電聯產、鋁電聯營”的發展模式,全力打造“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為主要內容的鋁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同時,發揮煤電冶一體化能源價格優勢,以產能置換方式,在平安園區新增50萬噸電解鋁。通過深入對接中鋁集團及能源、電解鋁大型民營企業,按照合資合作方式,構建火電—電解鋁—鋁精深加工全產業鏈,重點解決了目前電解鋁產量不足的問題,為后期鋁型材加工企業提供資源保障。
在加快“城市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紅古園區立足廢舊電子、廢塑料、廢橡膠、廢紙及報廢汽車、廢金屬為主的“城市礦產”循環經濟項目,逐步形成了以“廢棄—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模式為核心的循環型產業鏈條,力爭在2017年新增城市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量達73萬噸,形成年拆解廢舊汽車1.18萬輛、廢舊家電100萬臺、廢電線電纜5萬噸、加工處理廢舊塑料10萬噸、廢金屬35萬噸、廢紙20萬噸、廢橡膠(復原膠)6.5萬噸的生產能力。
紅古區平安鎮的紅古工業園區,是一個以鋁產業和“城市礦產”循環經濟產業為主的產業園。按照省委書記王三運在紅古調研時提出的瞄準“國際化、高端化、鏈條化”3個主攻方向,紅古園區不斷延伸鋁冶煉及鋁材深加工產業鏈,先后實施產業項目22個,總投資34.64億元,園區建設呈現鮮明的示范特色,一個輻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域性“城市礦產”集散交易中心和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已現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