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首府呼和浩特市的經濟有了大踏步的跨越發展。然而支柱產業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經濟結構相對單一。2012年,我市提出利用地域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云計算的智慧城市建設,創新云計算服務發展,全力帶動其他戰略性新型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高端制造業的提升和發展,使云計算產業成為我市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從2012年開始,歷經三年,我市云計算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目前,盛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鴻盛兩化融合示范區作為云計算發展重點園區,已吸引了包括三大運營商在內的8家企業,計劃投資700億元以上,建成后機架柜數可達23.7萬個,各類服務器數量可達368臺。
首府云計算產業的不斷發展,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上下合力的結果,也是國家、自治區大力支持的結果。2012年國務院出臺《呼包銀榆經濟區發展規劃(2011—2020)》中,明確提出了支持我市大力發展云計算等相關產業;《內蒙古自治區云計算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明確,根據云計算項目投資規模,在資金扶持、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自治區出臺的優惠政策中規定:投資云計算及其配套項目,直接享受優惠電價,每度不高于0.38元。
在國家、自治區優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市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全力開展國家電子商務和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并相繼獲得成功。在為云計算企業供應豐富、穩定便宜的電力資源的同時,還可自主為云計算企業批準興建配套自備電廠。截至目前,全市電力裝機843萬千瓦,僅火電裝機就達770萬千瓦。對于用電大戶,我市還實行發電企業直供電價制,非常有利于云計算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在盛樂云計算基地27.76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已全部完成“九通一平”,企業可直接入駐建設;基地完善的雙回路供電系統,冷熱電三聯供保障,為云計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電保障和用電質量。
為了更好地推進云計算基地建設,我市還成立了“云計算產業領導小組”,統籌領導推進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研發、產業化工作,建立跨部門、跨層級的溝通協調機制;組建云計算專家咨詢委員會,為首府云計算技術和服務創新、產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并且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化采購制度改革,探索云計算模式下政府信息化采購模式,研究將分散采購、項目采購調整為云服務采購,不斷提高云服務采購在政府信息化采購支出中所占比例;研究出臺云計算產業園區扶持政策,將重大項目納入綠色通道予以支持,對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引導產業集聚;引導企業與社會使用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對使用符合條件的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的企業給予專項補貼;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對于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自治區重大專項的云計算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提供相應配套資金支持;以無償支持、貸款貼息等方式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云計算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加大對云計算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
為了云計算產業發展需求,我市重點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高水平云計算技術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并依托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企業,通過多方合作,采取開設云計算專業或院系等方式,定向培養云計算本科、研究生等專業人才。通過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建立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戰略協議,我市已編制《呼和浩特市加快云計算產業發展工作方案(2014—2017年)》,明確了發展目標和總體思路,確立了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提出了下一步發展云計算產業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并即將出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云計算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項目建設、創新能力建設、投融資體系、人才隊伍建設及財稅扶持等方面提出具體政策支持。
隨著一個個數據中心的落成,云計算不僅為首府市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時也使地區通信設施、出口寬帶以及網絡通信環境的改善得到跨越式提升。呼和浩特必將走出一條“把能源儲備轉化為信息儲備、把能源輸出轉化為信息輸出”的轉型之路,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http://www.hengfa6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