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20年代,一只叫“米奇”的小老鼠,從沃特·迪斯尼的筆下誕生,它走進動漫,跳上銀幕,成了主題樂園的主角,最終為主人帶來了數千億美元的大產業;電影《變形金剛》熱映后,原本積壓的T恤印上一個變形金剛LOGO,轉眼被搶購一空,影片票房不到1.5億美元,而其周邊衍生產品叫賣創意,市場價值竟超過10億美元……
這一系列商業“奇跡”背后的推手,正是以知識增值、智慧致富的文化產業。坐擁省會東南門戶、高鐵樞紐的優越區位,2012年,雨花區委、區政府作出“建設中部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戰略部署,明確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支點之一,出臺《雨花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扶植獎勵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文化產業扶持政策。今年以來,文化產業項目在雨花區風生水起,長沙新廣電中心、圭塘河文化產業帶、德思勤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紛紛在湘府東路布局開花。本月18日,位于湘府東路上5A綠色生態寫字樓—匯藝文創中心的雨花區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將正式掛牌落成。以該基地為核心,一條東起長沙新廣電中心,西至德思勤城市廣場,長約兩公里的“黃金走廊”呼之欲出。
點
長沙首條“垂直文化創意街”拔地而起
如果把大都市的寫字樓比喻為“垂直的商業街”,那么,位于湘府路上的5A綠色生態寫字樓匯藝文創中心可謂長沙第一條垂直的“文化創意街”。作為雨花區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匯藝文創中心已云集了湖南演藝集團總部、湖南佳悅文化創意集團總部、湖南思齊文化教育集團總部三家企業總部以及加拿大環球傳媒、騰訊·大湘網、天聞數媒等龍頭文化企業。截至目前,入駐的文化產業項目總物業面積達17080平方米,占項目寫字樓總面積的71%。
雨花區委、區政府實地考察十余個產業基地候選單位,通過綜合考量評估地段、交通、生態、產品、品牌實力等多重要素,最后選定匯藝文創中心作為雨花區首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作為雨花區首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匯藝文創中心有哪些綜合優勢?從產業優勢看,該項目位處雨花區現代服務業規劃核心片區,是“金融文化創意電商走廊”的中心地帶;湘府路省府板塊內,匯聚了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等上百家省直機關、60多家央企及省直企業。這里也是省府千億商圈的腹地,周邊費爾蒙、凱悅等眾多頂級酒店云集,商業配套完善。項目距長沙“文化創意傳媒基地”核心—長沙新廣電中心僅800米,文化產業氛圍濃郁,與雨花區的文化產業規劃領域不謀而合。
從區位交通來看,該項目被湘府路、瓦窯路、萬家麗路環抱;緊鄰萬家麗路快速高架橋,軌道交通發達,長株潭城際輕軌,規劃中的地鐵5、8號線均經過項目周邊。同時,距高鐵站10分鐘車程,距黃花機場僅30分鐘車程,大幅度縮短了與全國乃至世界的通勤時間。該項目還是名至實歸的綠色生態文化創意基地—背靠2100畝天際嶺森林公園和省植物園,開門見綠的優美生態環境,可激發文化創意型企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為5A級寫字樓,配置LOW-E玻璃幕墻,7臺三菱高速電梯,3.6米層高,逾1000個地下停車位,5A智能系統,引進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等完備的配套生產服務業,使這條垂直的“文化創意產業街”更具吸引力。
線
“黃金走廊”呼之欲出
攤開雨花區區域地圖,以雨花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個“點”為核心,在湘府路上向東西延展,一段兩公里長的文化產業“黃金走廊”正徐徐展開。
新鮮出爐的《雨花區現代服務業核心片區規劃》顯示,湘府路兩廂將打造成為一條金融文化創意電商走廊,橫貫雨花區腹地,連接紅星商圈和高鐵新城。為全面落實規劃,實現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雨花區在這條走廊的核心位置,創造性地建設區內首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商務樓宇為載體,出臺一系列的相關扶植政策,增強區域文化產業的吸附力和發展力,培養文化產業健康快速成長的沃土。
以雨花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為核心,雨花區將加快湘府路兩廂開發,規劃建設中部金融中心、國際會議中心、世界名品中心、國際時尚中心、文化傳媒中心、現代物流中心、湘雅健康中心,建成“十里長廊、百座樓宇、千億產值”的現代服務業黃金走廊。其中,文化產業正是現代服務業的支柱性產業,涵蓋范圍包括創意設計、數字出版、信息服務、現代傳媒、動漫游戲、影視演藝、藝術創作、教育培訓、文博會展、文化休閑旅游業等領域。
面
集腋成裘近兩千家文化企業產值210億
一個“點”、一條“線”背后,是雨花區文化產業的風起云涌、蓬勃發展。點、線、面的結合,組成了雨花區文化創意產業方陣,目標直指全國知名文化產業集聚區。“在建設中部現代服務業中心的戰略目標下,雨花區將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文化新城、創意之都。”正如雨花區委書記邱繼興所說,近年來,雨花區文化產業以年增速高達20%的速度快速發展,2014年,全區共有文化企業1834家,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26家,企業數量位居全市前茅,文化產業總產值達到210億元。2014年,共引進湖南演藝集團總部、湖南佳悅文化創意集團總部、湖南思齊文化教育集團總部、奧地利AST公司、長沙廣電集團、加拿大環球傳媒、德思勤24小時書店等規模文化企業20多家,中小文化企業200余家。
文化產業的勃興,離不開產業政策的扶持。雨花區制定出臺了《雨花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扶植獎勵辦法(試行)》,文化企業入駐雨花可享受三年稅收全額返還、稅收貢獻獎勵、高達80%的租金補貼、購房補貼、裝修獎勵、高管獎勵、子女就學等方面的支持,扶植力度甚至超過沿海發達地區。
產業集聚效應,也助推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目前,雨花區已基本形成影視傳媒、數字資訊、創意設計三大優勢產業:韓國CJ集團、長沙廣電集團、瀟影集團、省教育電視臺、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第一財經等龍頭企業,以及江蘇衛視幸福藍海、保利國際影院等一大批院線集聚雨花,初步形成鏈條完整、配套完善的影視傳媒產業鏈。區內集聚了中國聯通手機閱讀基地、天聞數媒、騰訊·大湘網、湖南有線長沙網絡有限公司、長沙國安廣電網絡、湖南家譜文化網絡有限公司、聯盛科技、九州眾合等300余家數字企業,以及教育出版社、文藝出版社、美術出版社、魅麗文化等幾十家內容提供商,形成了較完整的數字產業鏈。區域內集聚了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大型設計類央企,湖南方圓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等400多家民營企業,年營業額達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