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旅游文化小鎮建設、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是新常態下“調、轉、促”的有效途徑,是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推動創新創業、加快新型城鎮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各地以打造“鄉村旅游文化特色小鎮”為抓手,把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挖掘鄉村旅游資源作為拓展鄉村產業功能、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創業增收的朝陽產業來抓,開創了旅游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新局面。但總體上思路不夠開闊,規劃不夠科學,宣傳不夠廣泛,發展不夠平衡,設施不夠健全,成效不夠明顯,鄉鎮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抓好旅游文化小鎮建設,迎接大眾休閑和全域旅游時代的到來,是當前面對的新機遇、新挑戰。為此建議:
一要科學編制規劃,健全推進機制。好的規劃是成功的一半,要結合實際,抓緊制定旅游文化小鎮建設總體規劃和概念設計,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鑒于資金瓶頸制約,建設時要立足實際,不一定非要大拆大建,可結合老街道整體格局、街坊特色、商業居住、建筑風貌等要素開展“穿衣戴帽”式的提升,注重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提煉和應用。針對基礎設施短板,重點完善美食、休閑、養生、觀賞、娛樂、購物、體驗、住宿等功能,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
二要強化文化引領,注重優勢打造。旅游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小鎮必須挖掘、傳承、發展有品質、有內涵、有吸引力的特色文化,把小鎮建成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而不是一個空殼。文化要鮮活,有歷史、有人物、有故事。挖掘和整理后的傳統文化要在空間上予以體現,在自然景觀、建筑風貌、文化傳播和文藝表演上予以反映。
三要依托資源優勢,壯大特色旅游。旅游文化小鎮建設要注重區域要素、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挖掘本地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長成的獨特產業,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立足本土、各具特色,避免千鎮一面。要“結合民俗,挖掘歷史,敢于想象,講好故事”。只要充分尊重、利用和挖掘小鎮的自然環境、歷史文脈和民俗風情,就可在“一鎮一品”中彰顯特色小鎮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要合理開發利用,標準適當超前。旅游文化小鎮是小城鎮建設的示范和城鎮化的新樣板,形象設計、景觀建筑設計要適度超前,要區分不同類型按照3A級以上旅游景區標準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建一個成一個,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百年老鎮。鄉村旅游文化小鎮建設還要與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等有機結合,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和鄉風建設,開展污水、垃圾、廁所革命,加大生態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提高鄉村旅游承載力,實現永續發展。
五要突出創意文化,開發特色產品。鄉村作為傳統農業文化的保留地,所具有的“原始、古樸、真實、自然、親情、守望相助”等特性,是城市化背景下最需要的精神食糧。開發鄉村旅游產品過程中,應當注重探尋鄉村發展的文脈、生活習慣的演變、民俗風情的沿革,探究其特色魅力及表現形式,把自然風光、田園風貌、農業觀光、生態體驗等有機融合。積極創建“一鄉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鄉村旅游文化品牌,精準設計開發品嘗購物、休閑度假、健身療養、生態觀光、民俗表演等多種產品,使農村天然、樸實、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和閑情、野趣的意境融合一體,讓人們紛至沓來,尋找記憶,留住鄉愁。
六要創新營銷模式,做大旅游市場。宣傳營銷是提高特色小鎮知名度,擴大旅游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主導、行業主體、專業運行”原則,建立完善宣傳推廣機制,引入優秀企業負責建設運營。要編制鄉村旅游營銷方案,創新方式手段,深度開發中短距離客源市場。依托各類節日、節慶、節氣舉辦各類文化藝術節和地方民俗活動,加大包裝、推介和運營力度,廣聚人氣,廣引天下游客。
七要鼓勵金融創新,拓寬融資渠道。一是結合“五大專項行動”,整合美麗鄉村建設、農田水利項目、文化遺產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專項資金,設立特色小鎮建設基金,發揮引導和杠桿作用。二是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銀行 “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基金”綜合服務功能和作用,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三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注重運用PPP等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四是主動編制項目,以“借轉補”等方式積極爭取省、市特色小鎮建設專項資金,全力縮短建設周期,順利通過項目考核,把“以獎代補”或專項獎勵資金也牢牢抓在手中。五是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參與規劃建設,使市場主體和當地居民成為特色旅游文化小鎮開發建設的生力軍,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產城融合、做大做強。
八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建議成立高規格領導組織,負責旅游文化小鎮建設的指導、協調、推進工作。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特色文化小鎮規劃、申報、建設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并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生態環境保護、招商引資等方面積極出謀劃策,加大對旅游特色文化小鎮的支持,形成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爭取培育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宜業宜居宜游的旅游文化特色小鎮,為發展美好建設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