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金融服務。
1996年1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設立首家代表處——大連代表處。2003年11月,進出口銀行大連分行成立。2013年8月,進出口銀行大連分行更名為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
2013年以來,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立足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經濟建設,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遼寧外向型實體經濟發展,促進裝備制造業提質增效。
加強銀政合作 共同推動
遼寧裝備制造業“走出去”
2016年5月5日,進出口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曉煉赴沈陽與遼寧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期間,與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和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舉行了會談,強調“中國進出口銀行將一如既往地關注遼寧、支持遼寧,在當前形勢下,發揮政策性銀行逆周期調節作用,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大力支持遼寧省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省長陳求發表示,“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將為中國進出口銀行在遼寧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2017年3月14日,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一行赴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調研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情況時強調,“建設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積極落實大連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支持先進制造業為抓手,不斷優化金融供給結構,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創新融合。
“加減乘除”一起做 推進
裝備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個推進”的重要講話精神,加速推進裝備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加減乘除”一起做,促進遼寧省裝備制造業提質增效。
“加”是指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減”是指降低先進制造企業融資成本;“乘”是指通過銀企座談會、銀政企合作等多種形式,打造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的溝通平臺,促進裝備制造業企業抱團出海;“除”是指降低對淘汰落后產能的信貸支持,借助金融之力出清裝備制造業的低檔、無效產能。
加大信貸投放
支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近五年來,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貸款余額從2013年初的461億元,增至2017年6月末的905億元。其中,制造業是分行第一大貸款投向行業,貸款余額占比在70%以上;裝備制造業貸款余額占比在40%左右。
該行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不遺余力降低裝備制造業企業融資成本。進出口銀行作為政策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產品出口執行三檔優惠利率,有效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努力解決企業融資貴問題,助力企業“走出去”。
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融資又融智,解決裝備制造企業融資難題。首先,為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以及境外投資貸款、轉型升級貸款、流動資金貸款、租金保理等多種金融產品,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其次,創新擔保方式,探索以保險權益轉讓作為風險緩釋措施解決企業擔保難問題。再次,按照銀監會和總行要求,對于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暫時資金緊張、但仍有市場前景的困難企業,穩定資金支持,不抽貸。
多種模式齊發力
支持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發展
分行從支持高端船舶與海工、“綠色”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幾方面出發,重點支持了大連機車、大船重工、遠東工具、融科儲能等行業龍頭企業。
——支持大船重工,助推船舶業轉型升級。2015年11月,為大船重工的兩艘首制20000TEU集裝箱船和大連中遠川崎兩艘首制19150TEU集裝箱船開立船舶預付款保函,標志著遼寧船企在進出口銀行支持下首次進入“兩萬箱時代”。
——支持紅沿河核電,大力發展綠色能源。作為外幣主牽頭行,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為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二期工程提供貸款支持。作為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該項目對于保障電力供給能力,優化電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拉動地方經濟和裝備制造業發展意義重大,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支持融科儲能,推動新能源技術。為融科儲能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產業化項目提供貸款支持。該項目是融合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于一體的新興產業項目,代表了儲能裝備領域的發展方向,是升級電力、電網建設的關鍵點。
——支持北方重工,并購美國羅賓斯。2016年6月,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作為并購資金獨家貸款行,支持北方重工成功收購美國羅賓斯公司。通過此次并購,北方重工成為全球第二大盾構機生產企業,對推動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化競爭發揮積極作用。
未來,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將肩負歷史使命,堅定不移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結合地方經濟特點,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在支持裝備制造業方面敢于“亮劍”,抓住東北振興的發展機遇,為新一輪東北振興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