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需求層次升級、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新興技術廣泛應用,這些因素都推動著安全產業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機遇期。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全國安全產業發展提供了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
作為廣東的制造業大市,佛山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打造“一環創新圈”過程中,不斷對安全產業發展加以探索及改革,促進著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將安全產業作為服務和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安全發展、激發產業新動能的關鍵。對于南海區來說,安全產業發展要一馬當先,安全生產也要一以貫之。
借由11月14日,開幕的2018中國安全產業大會,南海區給出了堅定發展安全產業的規劃和具體舉措。預計到2025年,南海安全產業將實現產值600億元以上,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開幕式上,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從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國家應急管理部總工程師吳鑫手中接過了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的牌匾,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將創建大灣區首個國家級安全產業示范基地,為安全產業發展探索經驗。
》》讓產業安全和安全產業良性互動
此次安全產業大會在南海區召開,正是基于當地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南海為了安全產業發展已經準備了三年。”黃志豪說。
安全產業的發展對于南海來說也是產業安全的推動力。南海區以制造業為主、以民營經濟為主、以中小企業為主,安全生產責任重大。從2016年開始,全區財政拿出了3000萬元補貼,聯合金融機構推動安全生產責任險。這種保險形式讓金融機構參與到企業安全的防范中,他們通過聘請第三方單位展開服務,降低企業的安全生產風險。
昨日,2018中國安全產業大會上,13個安全產業項目簽約落戶佛山。/佛山日報見習記者符詩賀攝
這種形式是在強化政府監管之外依靠市場的力量展開安全生產工作。事實上,安全產業的發展,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科技創新性強的安全產品可以更好地運用到工廠的生產中。
除此之外,安全產業還可以涉及城市安全、出行安全,應用的領域更加廣泛。“我們的安全服務工作既要抓好政府的監管,也要推動安全產業的發展,這樣匯集成政府加市場兩股力量,一定能夠推動產業發展、城市安全。”黃志豪說。
安全產業是南海區構建“兩高三新”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一個重點產業方向。南海作為民營經濟的大區,傳統產業基礎牢筑。當前,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區位,面向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南海區需要新動能的涌入。安全產業、氫能、工業互聯網等以高科技、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可以成為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領域。
讓產業安全與安全產業良性互動,在安全產業簽約項目的內容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徐工集團參加安全產業大會與南海區簽訂合作協議,我們的信息技術公司會在南海成立子公司,建立工業互聯網的大平臺。”徐工集團總經理楊東升表示,該平臺上可以把消防設備、應急救援設備的相關數據應用到平臺上,指導裝備的合理化使用。
南海期待推動安全產業,安全產業相關企業也看重這里的市場和環境。昨日大會上,共有13個項目簽約落戶佛山,其中11個位于南海,簽約金額超60億元。合作方包括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內安全產業龍頭企業、知名高校,涉及半導體芯片制造、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絡及密碼信息安全、軍民融合、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等多個領域。
》》致力打造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
大會開幕式上,位于丹灶鎮的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正式被國家工信部、應急管理部授予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的牌匾。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印發實施《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指南(試行)》后認定的首個單位,也是全國第5家獲批的單位,為南海站上粵港澳大灣區安全產業的前沿提供支撐。
“我們要真正做出示范來,要對得住這塊招牌。”丹灶鎮鎮長張應統說。未來,丹灶鎮將推動園區在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協同創新方面要有突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智能安全產業不斷集聚。同時,丹灶鎮也將加大新型安全產業的示范應用創新力度,讓安全產業的標準、檢測、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以及生產制造企業在全國叫得響,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
安全產業技術與產品推介會上,海康威視展區。昨日,該企業與南海區簽約合作建設“視覺創新應用戰略合作項目”。
昨日大會內容還包括安全產業聯盟的發起成立、國家安全產業大數據平臺華南節點上線,以及清華大學-佛山先進裝備制造研究院城市安全研究中心揭牌、南海區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揭牌等。這些聯盟以及科研機構的加入,不但強化了南海安全產業發展的社會力量,也很有可能引發產業鏈式進駐的化學反應。
其中,安全產業聯盟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2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和科研院所發起成立的,將突破技術標準落后、裝備水平不足、市場需求欠缺、產學研創新體系尚未建構成型等掣肘問題,塑造安全產業鏈全新生態。“為更好對接地區產業實踐,加強聯盟對地區發展的服務能力,聯盟秘書處在佛山南海區也設立辦公室,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華南地區的安全產業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喬發民表示。
國家安全產業大數據平臺也是落實《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建設安全產業大數據平臺”等相關要求。該平臺華南節點規劃有三大創新應用,包括安全產業在線展會、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監測監管系統、安全產品智能調度系統。
》》安全產業有望成南海經濟新增長點
目前,佛山安全產業規模已經超過500億元,其中南海區安全產業規模已超過175億元,預計在2025年實現產值600億元,有望為南海經濟打造新的增長點。
昨日,南海區發布了安全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全面吹響推動安全產業發展的號角。目前,南海正以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為載體,加快推進示范園區建設;以丹灶鎮為核心,打造安全產業創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和集聚中心;以南海區為平臺,建設全國知名的安全產業展覽展示中心。
南海區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昨日在開幕式上揭牌。研究院將圍繞南海區、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公共安全產業發展需求,集聚資源搭建平臺,推動科技創新項目落地。/主辦方供圖
南海區委常委伍志強表示,接下來,南海區安全產業發展重點包括安全技術與產品和安全服務。在產業領域方面,智慧安防、智能工業安全防控產品、車輛專用安全設備、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等是南海發力的重點方向。接下來,南海區將加大招商引資,借助平臺、科研機構等吸引優質項目進駐。
從基地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南海)智能安全產業園將會承擔南海安全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此外,南海在瀚天科技城設立了安全企業服務平臺,打造安全生產技術服務集聚區。“依賴這些平臺,加上南海區制造業根基、創新資源以及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巨大市場需求,我們將全力推動安全產業發展。”伍志強說。
此外,南海還計劃出臺《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安全產業發展扶持辦法》,以企業落地扶持、經營獎勵和自主創新獎勵等進一步提升企業積極性、實現產業集聚效應。
在一系列探索的基礎上,南海逐漸形成了關于安全產業的宏觀布局,以“產城人融合”的思路釋放著安全產業對南海打造全球創客新都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