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規劃呼之欲出:
發改委證實再造10個城市群
在近日剛剛結束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對大會作了 《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通過這個報告,未來即將出臺的規劃雛形已經展現在公眾面前。
在《報告》中,城市群的相關發展戰略已經被列為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點之一。
國務院出四招整治“城市病”
截至2012年,52.57%的城鎮化率已經讓我國同世界平均水平大體相當,不過在這個已經過半的城鎮化率背后,卻隱藏著諸多的城市病亟待“醫治”。
《報告》顯示,大量農村轉移人口的擁入已經讓城市社會面臨嚴峻的挑戰,現實就是被納入城鎮人口統計的2億多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
針對當前可預知的城鎮化困境,徐紹史表示,接下來,國務院將圍繞四大戰略重點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戶籍制度合理化分配城鄉資源
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首要難題非戶籍制度莫屬。徐紹史透露,在未來城鎮化進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異地就業城鎮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而對于關鍵的戶籍制度改革,則是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升級城市群合理布局空間分布
徐紹史介紹,今后在城市群發展中,力求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
發改委對城市群的發展目標是,下一步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將向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另外再打造哈長、呼包鄂榆、太原、寧夏沿黃、江淮、北部灣、黔中、滇中、蘭西、烏昌石10個區域性城市群,在這10個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區占據大半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