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伴隨著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游客的旅游觀念也有了新的變化,對旅游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參與性、文化創意性旅游的比例逐年增大,因而,文化創意將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型“點金石”,將文化創意融入各旅游產業,將為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其更快的發展。
文化創意+地產=創意產業園區
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是一具有鮮明文化形象并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產、交易、休閑、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典型案例:臺北松山文創園
臺北松山文創園位于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其前身為建于1937年的松山煙廠,1998停產,是臺北市市定的古跡遺址。
經過成功轉型,現已成為文藝氣息濃厚,游客來臺必游的創意產業園,院內具有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臺北文創大樓,誠品書店等多個創意聚集地。
借鑒
對原始遺跡、文化的完整保留。臺北松山文創園對其遺跡保持比較完好,原來的辦公廳,制煙廠等都保留著原來的樣貌或者按原樣修繕,傳統與現代的文化交織,成為了其最大賣點。
各種節慶、藝術活動拓寬盈利來源,提升知名度。臺北松山文創園當地經常舉辦大型的展覽和藝術節慶活動,如LEGO夢工廠積木展、第13屆臺北藝術節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文創園的知名度,還促進了園區的盈利,這也可為其他產業園區提供一點借鑒經驗。
文化創意+購物=文創商品
文化得以傳承,首先是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頗具文化特色,造型設計有趣的文創商品將抽象的文化帶入了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生活的小情趣,其蘊含的核心文化也在無聲無息中得到廣泛傳播。同時,這也是景區擺脫門票經濟,拓寬收入來源的一個利器。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景區面臨著特產無特色,產品無新意的問題,如在這一方面能有所突破,必將做大購物市場,給景區帶來相當大的收益。
典型案例:臺北故宮文創衍生品
故宮開發的小型的故宮文創衍生品,體積小,實用強,價格合理,受到極大的追捧。這些簡單小物蘊藏的歷史文化也不再那么枯燥,從而得到了更好的傳播。
借鑒
產品營銷:線下營銷不再局限故宮,而是拓展到機場商場等,線上也嘗試了各種電子商務,如淘寶等。多方運營,全力營銷。
故宮文創非常注重與高科技智慧旅游相結合:如“皇帝的一天”的APP游戲,拉近了故宮文化與生活的距離。
通過文創商品取得了豐厚的效益。據介紹,現在故宮的文創產品有7000多種,2015年上半年,半年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7億元。通過文創產品,故宮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門票經濟,擴寬了收入來源。
文化創意+演藝=文化演出
文化創意與演藝有機結合形成的文化演出,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娛樂體驗感,增加景區吸引力,同時對于促進文化傳承保護、文化價值提升、推動文化資源保護和優化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并對周圍的產業發展產生極大的效益輻射,是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最佳經濟模式。
典型案例: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
借鑒
充分依托其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作為宋朝古都,開封是一座千年老城,在宋朝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亦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高水準的編劇水平及優質的演藝內容。東京夢華將中國的傳統詩詞融入表演,頗具古典文化韻味,且充分利用高科技,打造現代化的表演美感。從演藝開始,制作團隊不斷地對其進行創新和提升,與時俱進,深受游客歡迎。
文化創意+民俗特色=特色節慶
旅游節慶是獨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民俗風情最集中的表現,通過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大大提高了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對于拓寬景區面,提升客源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周邊的住宿、餐飲、娛樂等形成一體化的帶動方式,促進當地全域發展。
典型案例:哈爾濱冰燈游會
哈爾濱地處東北,是中國冰雪藝術的搖籃,同時也是各色冰燈的故鄉。依托當地的冰雪資源,與歷史悠久的冰雪文化,當地政府創辦了哈爾濱冰燈游園會,首屆冰燈游園會創辦于1963年,是目前世界上形成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并已成為地方傳統項目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藝術展。
總 結
文化創意與旅游業各產業之間的互動互融,催生出了形式多樣的旅游業態以及頗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旅游資源中的文化特色之魂也被有效整合,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發展旅游產業時,要充分打好“文化創意”這張牌,用創新的思維和開發理念,深入挖掘當地的獨特的文化內涵,打造核心吸引力,把無形的文化通過產業園區、影視基地、文化演出等具體的載體轉變為有形的生產力,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在項目打造時,要注重文化的獨特性,避免盲目、重復建設,與其他地方同質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