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習近平主席從北京飛赴宜昌,前往長江沿岸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把脈長江經濟帶建設。十九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新發展理念,在此指示與號召之下,節能環保產業如何融入現代產業新城建設,也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熱點話題。
產業新城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基石、以“產城融合”為標志的城市發展創新模式和人本的城市開發哲學,為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樣本,其尤為重視“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推動環保產業融入其中是必然趨勢。
可以說,環保產業與現代產業新城相生相伴。一方面,現代產業新城的治理和運營需要綠色發展理念,與環保有著天然的契合性。對污染源監控、飲用水水源監測、輻射安全、排污收費、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環境應急、環境預警、環境執法、環境投訴、建設項目審批等內容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認知與管理,是現代產業新城建設的重要內涵。
另一方面,環保產業也需要融入現代產業新城,實現產業鏈條的延伸與拓展。傳統環保產業專注的只是單一的某一個點,如工業治理、清潔生產、市政工程等,各個環節之間相互割裂、彼此分離。而現代產業新城是系統化、整體化、動態化的治理模式,環保產業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拓展運營和服務范圍,系統地融入到現代產業新城建設中。具體如何融入,需要從以下四大發展策略著手。
1、加強頂層設計,實現統籌發展
強化國家、地方層面關于環保產業融入現代產業新城建設的頂層規劃與行動計劃。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與操作辦法,制定行動路線圖,規范產業協同標準。進行跨部門、跨產業的工作協調與項目推進,打破各部門、各行業的部門割裂和本位主義,將綠色理念、生態環保、節能低碳等概念在政策上真正打通。
2、整合全產業鏈,拓展運維范圍
環保產業需要延長上下游產業鏈,構建統籌、協調、系統的運營與管理模式。環保行業可以構建開放性的行業平臺,按產業鏈順序細分整個行業,并將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構成生態經濟系統,使其更符合提供環境保護核心功能、政府決策和公眾服務的現代產業新城思路,更好地與現代產業新城對接。
3、美國模式—建筑節能市場化
環保產業參與現代產業新城建設需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撐。可通過以下方式保持技術領先:一是內生式發展,引進高端人才,加強技術創新。二是外延式并購,通過并購整合,獲取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另外,環保企業要回歸服務本位,提升其服務運營能力。在參與現代產業新城建設中,環保行業要打破各環節的割裂狀態。將服務延伸至客戶端,因而服務水平就成為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4、借助專業平臺,深度挖掘數據
隨著環保產業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對數據挖掘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而環境大數據本身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又是制約中國節能環保事業融入現代化產業新城建設的突出問題。獲取高品質的環境大數據,一方面需要推動政府信息系統開放共享,搭建環保大數據云平臺;另一方面,要借助專業化的公司和專業化的人才,對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系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