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燈飾和建材在波蘭受追捧,床上用品、汽配等備受俄羅斯人青睞,3D打印及耗材走俏加拿大……
“中國制造”遠銷海外的背后,是重慶大龍網跨境電商平臺的傾力相助。僅在今年“渠道通”業務剛啟動的3個城市里,大龍網就幫助150多家企業走入海外市場。
作為中國商務部首批跨境電商試點企業之一,大龍網自2010年成立開始就探索打通渠道,用全球大數據將國內優勢產業和國外需求市場直接鏈接,聚集國內產業走出去,開拓海外渠道不愁銷。
“通過‘線上商機平臺,線下本土化服務’,讓中國優質供應商和海外渠道商實現互利共贏。”大龍網副總裁朱福興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渠道通”就是大龍網海外100多名員工開拓的成果,整合海外各行業線下店鋪渠道,讓中國商品能直接擺放到海外分銷商的貨架上。
廣東中山的依莎照明是一家燈飾制造企業,擁有多年外貿經驗。近年來,身經百戰的外貿“老司機”卻在LED產品出口方面遇到難題:同質化競爭中,靠打價格戰搶市場,利潤空間逐步壓縮。
2016年11月,依莎照明通過政府合作產業帶集群招商,結識了重慶大龍網。在購買“渠道通”服務內容后,根據大龍網大數據庫,依莎照明針對LED產品的市場分析后,結合大龍網海外本土化團隊對波蘭市場的考察調研,最終將差異化LED產品“超薄家用面板燈”鋪入渠道進行銷售。
幾個月后,依莎照明在波蘭上架銷售的燈飾品,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這只是大龍網助力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最新統計顯示,自今年1月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萬家中小制造企業成為大龍網“渠道通”的會員,逾5000家企業成功通過“渠道通”將產品鋪到海外市場,遍布阿聯酋、俄羅斯、波蘭、越南和加拿大等國。
2016年,大龍網全年實現平臺交易流水321億元人民幣,海外本土化渠道網絡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經濟體。相比于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平臺,大龍網意在解決海外客戶的痛點,比如語言溝通、支付問題、碎片化訂單等。
“我們運用大數據來分析盤點客戶需求,在展館里客人站了多久、對哪個展品表現出興趣都有數據說話。”朱福興稱,大龍網落地各國的“展館+海外倉”模式,可在客戶下單后3到7天,由當地海外倉發貨,送達時效高;而約商APP,可提供翻譯、交流服務。
談及“一帶一路”帶來的變化,朱福興坦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44億人口,中歐經濟增長快、空間大,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這正是大龍網的機會。
“我們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抓住推動跨境出口的新機遇,聚焦出口企業探尋全新海外市場,整合全球資源,使“中國制造”直接對接海外本土渠道。”朱福興表示,大龍網已在沿線多國設立了中國品牌樣品體驗中心。今年大龍網的重點是推進“一帶一路,百城百聯”計劃,預計2018年實現中國50個產業帶對接50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