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揚州全市開發園區轉型升級和機制體制創新,進一步發揮經濟發展主陣地和改革開放排頭兵作用,12日,揚州市下發《推動全市開發園區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意見》,從重大項目招引、存量優化調整、創新驅動發展、綠色集約發展以及深度融合發展等方面,引領全市開發園區的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等。
各園區重點發展一至兩個主導產業
《意見》從明確功能定位、聚焦主導產業等兩大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例如,要求把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開發園區的首要任務,統籌商務、休閑、生活等功能,建成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區、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范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集聚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
《意見》提出,各園區要根據現有產業優勢和發展重點,明確一至兩個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圍繞產業鏈上下延伸,做大做強汽車、機械、軟件和互聯網、食品等基本產業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特色產業。
設立主導產業引導資金招引優質項目
招商引資是推動發展的“源頭活水”。《意見》要求,開發園區要強化重大項目招商。“各地要依法依規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市、縣(市、區)和省級以上開發園區要設立主導產業引導資金,支持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落戶。對有實質性招商引資任務的出國(境)團組,優先予以支持。”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市、縣(市、區)、開發園區三級分別制定和完善各個單項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圍繞汽車、機械、軟件和互聯網、食品等基本產業和若干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扶持力度。
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和項目合作新平臺
園區發展,企業是主體,創新是動力。“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有關部門負責人說,《意見》要求,深入開展“一園一校”深度合作,建設一批支撐和引領主導產業創新發展的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區域創新平臺;加快建設眾創空間、科技產業綜合體等科技創新載體,建立涵蓋研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科技金融的科技服務鏈條;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體化創業生態環境。
《意見》指出,各園區要強化生態保護,淘汰落后產能和高能耗項目,推動企業循環化改造。例如,大力建設標準廠房,發展代建廠房,盤活閑置廠房;優先為集約用地的項目供應土地,回收閑置用地;鼓勵企業通過廠房加層、老廠改造以及內部整理等途徑提高土地容積率和利用效率。
未來,全市各園區還將加快與上海、蘇南先進園區或國內外行業協會、知名機構、知名企業開展資本、技術、管理及品牌合作,建設南北共建園區、沿江共建園區、中外合作園區、軍民融合園區等“園中園”,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和項目合作的新平臺。
此外,《意見》還從推進簡政放權、完善推進機制、優化考評機制以及強化隊伍建設方面部署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開發園區重大項目的早落戶、早開工、早達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