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蘇州鹽城沿海合作開發園區,“日資工業坊”項目簽約、“低碳金屬材料智造產業園”項目確定落戶;蘇鹽合作園區正搶抓長三角產業轉移與工業4.0提檔升級的契機,緊盯龍頭項目,推動產業升級,力爭用三年左右,走到全省南北共建園區的發展前列。
蘇州鹽城沿海合作開發園區,是蘇州與鹽城兩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及省沿海開發戰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區域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目前,3平方公里啟動區“八通一平”已全面完成,從無到有的載體建設已初具規模。記者在該園區項目洽談室看到,這里張貼著兩張圖表,一張是“在手項目建設跟蹤推進督戰表”,一張是“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流程圖”。對督戰表上標注的工作,相關人員每周進行一次專題會辦。
通過4年多來的項目招引與服務,現在園區已集聚起一批業務協調能力強的服務團隊,合作區機關人員吃住都在園區,通過建立“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機制,為項目“零距離”服務。“過去,項目審批要跑去鹽城。如今,鹽城市已將規劃建設有關審批權限直接下放到了園區。”園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他們通過建立聯合預審、集中審批、統一代辦,加快了項目落地。
目前,先期興建的創業大廈、青年公寓、商業廣場、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等,進一步完善了配套,16幢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完成出租。
“低碳金屬材料智造產業園”的落戶,是園區的一件大事。
該產業園投資近百億元,計劃用地1000畝,一期由蘇信特鋼投資50億元、用地500畝,建設以產業鏈橫向延伸為主、縱向延伸為輔的“蘇信特鋼生產基地”;二期將依托特鋼龍頭引領下游制造業集聚,依托創元集團引導旗下企業以特鋼母材為核心的相關配套企業落戶。園區將圍繞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業等主導產業,加強南北合作共建,以主動承接蘇南轉移項目為目標,為蘇州高質量發展騰挪出更多的發展空間。
據蘇鹽合作開發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兵介紹,目前,蘇鹽合作園區在手洽談的項目已有近40個。為求創新發展,園區在招商方式上也不斷進行突破。日前,“日資工業坊”項目成功簽約,園區將利用蘇州日資企業相對較為密集、大豐港條件優越、土地儲備的空間潛力較大等優勢,通過建立“區中園”方式,與蘇州中宏融通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來培育項目。該“區中園”計劃用地800畝,總投資30億元,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能源、安防等產業打造日資項目集聚區,目前首家日資企業已經落戶。酒店、料理店等占地約100畝的“日資工業坊”項目配套設施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蘇鹽合作園區已承接轉移億元以上項目18個。“2019年將是蘇鹽園區各項工作取得突破的關鍵一年,我們將進一步主動承接蘇南轉移項目,全力推進‘低碳金屬材料智造產業園’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新簽約落戶億元以上項目6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個,為蘇州、蘇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做出南北共建的更多貢獻。”王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