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幕的2017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上,500 的大健康與海洋生物制藥館成為一大亮點。在去年南博會設立健康休閑館的基礎上,今年展位在面積和專業面上再度升級,讓商洽會成為南亞、東南亞大健康產業領域的關注焦點,也讓昆明健康之城迎來發展新機遇。
昆明健康產業8年后增加值達2000億
去年12月舉行的2016昆明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食藥養生委員會主席邵剛直言,昆明具備發展大健康的產業優勢,并與全球大健康發展趨勢、“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昆明醫療衛生事業短板補齊以及昆明產業轉型升級高度契合。
“昆明健康產業增加值方面,規劃從2015年的540億元,到2020年突破1000億元,2025年達到2000億元。”這是年初昆明市發布《昆明市大健康發展規劃(2016-2025)》(以下簡稱《規劃》)中對昆明健康產業增加值的規劃預期,業內分析,無論是政策層的支持力度還是項目規劃落地,未來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昆明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4月份,昆明一批圍繞大健康發展的項目啟動,包括原昆明發電廠改造升級打造養生小鎮,安寧太平片區的智慧社區醫療計劃、晉寧片區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滇池國際養生養老度假區項目等。
4大核心優勢 助力昆明發展大健康
一位業內專家指出,僅有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還不足以支撐大健康成為一面旗幟。良好的氣候生態為昆明大健康發展創造了獨特條件;多樣的生物資源為昆明大健康發展奠定資源基礎;多樣的民族資源為昆明大健康發展提供流量入口;開放門戶為昆明大健康發展拓展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些,才是昆明發展大健康的4大核心優勢。
一個更大的機遇是,在《規劃》中所提出的一個發展方向為候鳥式養生養老和居家養老并行,“這恰好與目前昆明房地產市場兩大消費主力相對應。”業內認為,就今年昆明前兩個季度的房地產市場消費結構構成來看,省外購房與本地消費人群占比趨于平分形勢。來自本地機構對一季度昆明市場的消費構成統計,外來購買人群占比超過30%,創下歷年新高。
根據昆明市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15年,昆明人均預期壽命為77.92歲,到2020年將達79歲,2025年將達80歲,本地資深行業人士田冰認為,昆明氣候優勢將推動候鳥式養老的發展,而本地人均壽命的預期增長,也為養老地產中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提出新的需求。
市場優勢凸顯 開發企業搶占養老產業價值洼地
商洽會上,諾仕達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養老項目也在現場展出——即將開業的晴川里活力養老小鎮,無疑是昆明大健康新機遇引擎的直接體現。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和氣候優勢,加上交通便捷化帶來的旅居需求增長,讓昆明的大健康產業市場適機而來。”在諾仕達集團地產營銷公司總經理彪萬雄看來,商洽會上對于大健康展位的專業化升級,是昆明乃至云南產業選擇上更清晰化的一個體現。
目前,開發企業正紛紛搶占養老產業價值洼地!除早已著手布局昆明養老產業領域的諾仕達外,剛拿下草海片區土地的萬達,其產業布局中也設置了在休閑養生領域的比例;5日,昆明市政府與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簽約,綠地香港將在度假區大漁片區打造“大健康”產業項目——綠地春城·滇池國際健康示范城。
“健康中國的產業背景與人口老齡化現狀,讓企業朝著養老這個價值洼地進行選擇。”彪萬雄認為,昆明打造健康之城的目標及大健康產業規劃提出,對于已著手布局的業界來說,未來相關政策的落地,將帶來更大機遇。
業內直言,傳統養老社區以床位為單位,規模偏小導致的相關配套不足,讓當下的養老機構很難形成足夠氣候的產業群;而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等為代表的新型養老產業項目的出現,有望改變這種窘境。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立足居家養老模式,以家為概念,依托5A級景區和1.6萬畝綜合大盤的配套,“古滇名城文旅項目綜合開發,包括歡樂世界、古滇藝海大碼頭、七彩云南溫泉山莊在內的配套等,可以形成以養老產業為核心的產業輻射,形成更大范圍消費集群。”彪萬雄指出,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形成養老產業群。
養老項目咋運營 缺的不是房子而是服務
事實上,國內不少企業此前已在嘗試養老產業和城市項目的結合,不過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少之又少。
“養老項目缺的不是房子,而是服務,這對企業運營和服務養老項目提出更高要求。”彪萬雄認為,養老養生的產業鏈很豐富,“由于老齡人群生理周期的特殊性,醫養服務是養老項目需首要解決的。老年人退休后,與原有的生活圈層產業隔離,加之隨著子女長大,家庭關系從之前的強勢轉為弱勢,心里的被滿足感需求越來越強烈,適當豐富老年人生活的文娛板塊不容忽視。”
在彪萬雄看來,新時期的養老項目,不僅需要物質贍養,還有精神贍養,打造適合老年人的圈層生活,以豐富的文娛體系滿足老年人晚年精神需求,才能真正抓住老齡人群訴求,增強其社會被需求感。
“這種背景下,不僅考驗企業開發能力,更考驗其運營能力。”彪萬雄表示,從房地產領域進入養老領域,大部分企業還在關注硬件產品領域,這也是之前部分純養老產品難成功的主要原因。“要避開地產商視覺來做養老項目。養老產品不單是產品的售賣,更凝結了老年人入住后的服務和關懷。”彪萬雄說,從國外成功的養老產品看,絕大多數都是自持運營,因為一旦售賣很容易違背養老產品的初衷,導致服務體系很難真正意義上惠及老齡人群,“養老項目要成功,需要企業更精準地把握老齡人群需求,并根據需求提供個性化細節化服務,這也是未來養老項目給企業運營的必修課。”
由此可見,在國家“健康中國”的戰略號召下,昆明作為氣候環境優勢突出的重點城市,“中國健康之城”這張新名片將進一步推動城市在醫療、生物資源、養生養老等產業中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市民能從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