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方位、新時代為武昌文化旅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順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抓住新機遇、挖掘新潛力、激活新要素、集聚新動能,加快推動武漢全域旅游大發展。武昌區將以打造長江主軸、城市陽臺為重點,力爭在重點項目建設、文化旅游品牌創建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進一步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文化旅游成為武昌戰略性支柱產業。
至“十三五”末期,全區形成“二心、三軸、四片、八區”的旅游空間格局。力爭達到年旅游總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達到750億元人民幣。屆時,武昌區將成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都市智慧旅游休閑目的地和都市文化旅游示范區,實現由旅游資源大區向旅游經濟強區的轉變。
二心、三軸、四片、八區
加速布局“十三五” 武昌旅游大空間
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武昌全區將形成“二心、三軸、四片、八區”的旅游空間格局,即一個城市旅游核心、一個城市旅游中心、三條旅游增長軸線、四大旅游片區、八個重點旅游景區。
二心
“核心”是指由黃鶴樓—首義文化旅游區構成的武昌區旅游核心,也是武漢市城市旅游的核心區。“中心”是指由楚河漢街—東湖構成的武昌區旅游中心,也是武漢城市旅游的中心區。
三軸
“三軸”是指三條旅游發展增長軸線。一是武珞路增長軸線:以長江大橋為起點,沿武珞路向東面延伸,以黃鶴樓和首義文化旅游區為核心,以曇華林、都府堤、解放路、長春觀、寶通寺等為支撐性旅游軸。二是中南路—中北路增長軸線:以中南路、中北路為主軸向南北方向延伸,以東湖為核心,以施洋烈士陵園、寶通寺、武漢大學、洪山廣場、楚河漢街、湖北省博物館等為支撐性旅游軸。 三是東湖—沙湖增長軸線:以東湖、沙湖為主軸,以楚河漢街為核心,以東湖、武漢大學、水果湖、楚河漢街等為支撐性旅游軸。
四片
四片是指四大旅游片區。一是千年古城旅游片,重點展示武昌古城歷史風貌;二是城市湖泊旅游片,重點展示以東湖、沙湖、紫陽湖等為代表的城市湖泊生態旅游景觀;三是濱江商務旅游片,重點展示以臨江大道濱江商務區為代表的未來城市商貿旅游景觀;四是文化創意體驗旅游片,重點展示以曇華林、楚河漢街、長江創意設計產業園區等為代表的未來城市創意旅游景觀。
八區
“八區”是指“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八大旅游休閑區:大黃鶴樓景區、環東湖旅游景區、曇華林歷史風貌街區、宗教旅游商務區(長春觀、寶通寺)、武昌濱江商務休閑區、“三圈兩帶”商貿休閑區(中南商圈、中北商圈、徐東商圈,解放路商業帶、武昌濱江商業帶)、楚河漢街休閑體驗區、武昌文化創意體驗區。
創新舉措促全域旅游三年跨越式大發展
積極串聯特色景區形成品牌合力
2018年,武昌區落實“十三五”發展規劃,繼續實施全域旅游戰略。全面提升8個特色旅游街區與片區品質,著力提升改造戶部巷閑適生活體驗,努力打造曇華林歷史風貌文化創意街區;積極推進兩江四岸武昌景區、大黃鶴樓景區等建設。
計劃將戶部巷—都府堤、曇華林、漢秀劇場建設為國家4A級景區,杜莎夫人蠟像館建設為國家3A級景區。大黃鶴樓景區則擴容為黃鶴樓、首義文化旅游區、戶部巷、都府堤、漢陽門等景區。在漢秀和杜莎夫人蠟像館申報A級景區的過程中提供各方面的引導和支持。特別是轄區內的重點支持對象漢秀劇場,做好企業戰略轉型和宣傳服務工作。
打造武漢市智慧旅游示范區。“十三五”末,實現全域免費Wi-Fi(無線局域網)、智慧導覽、智能導游、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
寓教于樂建設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
結合紅色引擎工程建設,打造以武漢革命博物館為核心的紅色旅游產品和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學習和借鑒韶山等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的先進經驗,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日和節假日,以及入學、入隊、入團、入黨、成人宣誓等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為學生開展活動、接受紅色教育提供方便。利用周邊學校眾多的優勢,定期與中華路小學、三十八中、武漢中學、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等學校聯合開展紅色教育,寓教于樂,打造全國紅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
“旅游+”融合發展推出短線游精品
推進旅游+(文化、商貿、金融、教育、科技)等的融合發展,支持漢秀劇場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創建湖北省研學旅行教育基地等。依托現有的文化、體育、廣電、新聞等方面的資源,充分與旅游資源開發相結合,例如體育方面,與每年夏季的國際渡江節,一起整合成“渡江旅游節”;每年四月份的“漢馬”,一起整合成“漢馬旅游節”。文化方面,依托楚天181創意產業園的資源,開發文化創意體驗游產品。
通過城市旅游交通的配套建設,完善一條串聯武昌區各重點景區及特色街區的旅游環線,依托該環線組織精品旅游線路。通過城市旅游交通的配套建設,形成一條串聯戶部巷—黃鶴樓—曇華林—楚河漢街—東湖西岸文化創意體驗游的線路。圍繞武昌區核心景區,精心設計和打造武昌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游線路。
智慧升級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中心
全力打造旅游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旅游的宣傳推介力度,提升旅游市場服務質量,優化旅游環境。
推動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全域化,著力構建覆蓋全區的旅游咨詢服務體系,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力爭在全區A級景區旅游服務中心或旅游咨詢點,統一標準配置,并將旅游服務中心配套設施,如停車場、旅游廁所等作為民辦實事工程來推進,全要素整合各類旅游資源進入旅游服務中心,全方位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旅游咨詢投訴、旅游集散、旅游餐飲購物、旅游互動體驗、智慧旅游、旅游行業交流六位一體的旅游綜合服務。此外,旅游服務中心力爭將各類旅游產品引進入駐,設置功能分區,例如咨詢服務區、票務服務區、互動體驗區、游客休息區等,借鑒湖北云旅游客廳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區內旅游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