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煙臺出臺醫藥健康產業培育發展推進方案,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醫藥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動,為煙臺藥企發展增添了動力。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直接降低治療成本
“目前我們的設備已經進入驗證階段,18年可以生產樣品,19年能夠上市。5個注射用微球車間,能實現50到100億的收入,預計三期項目結束收入能達到200億人民幣。”
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旭所說的新項目就是打破了“美國沒有一個中國新藥”魔咒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劑,而綠葉也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其直接效應除了穩定性、安全性,更能為病患節約近三分之二的治療費用。
不僅如此,綠葉制藥還已經建立了長效及緩控釋技術、脂質體與靶向給藥技術、透皮釋藥技術,新型化合物以及抗體技術等五個平臺,在研產品18個,9個已獲臨床批件,含一類新藥4個,每年超過6%的研發占比足以令業界刮目相看。2017年7月16日,更在美國波士頓建立了綠葉生命科學波士頓研發中心,美國醫學院、科學院和工學院三院院士等業界著名專家擔當科學顧問。綠葉制藥醫藥技術創新體系(企業科技創新)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綠葉制藥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被工信部確認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贏得國際權威認證保持領先地位
作為煙臺的另一家本土醫藥企業――煙臺東誠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生化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其原料藥產品肝素鈉及硫酸軟骨素憑借領先工藝、可靠品質,贏得了卓越的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產品90%以上銷往歐盟、美洲、亞太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眾多全球知名藥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公司高起點進入高技術壁壘和高成長性的核醫藥行業,相繼并購成都云克藥業、上海益泰醫藥、GMS(中國),完成公司從診斷用核藥到治療用核藥的全產業鏈布局,奠定了公司在中國核醫藥領域的領先地位。
綠葉制藥和東誠藥業的創新成果,是煙臺本地藥企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煙臺藥品科研創新實力居山東省前列,擁有行業尖端技術和領先產品,在抗體藥物、新型制劑、基因工程、創新研發平臺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甚至領先水平。煙臺的藥品生產已經走出萌芽和起步階段,即將邁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