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
有一種抉擇,從開始便彰顯出戰略性的遠見,而這種基于前瞻性見識所做的戰略決策,無疑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帶動作用和重大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發展大健康產業,發揮‘富山、富水、富硒、富氧’的資源優勢,實施大健康產業規劃和三年滾動計劃,推動健康產業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建設長三角生態養生、文化養性、戶外健身、健康食品基地,全力打造中國健康養生首選地和大健康產業發展創新實驗區。”市第四次黨代會對大健康產業做出戰略性部署,提出要將大健康產業作為池州市新的支柱產業重點培育,這一抉擇也為池州市“五大發展”引領出一條新路。
什么是大健康產業?《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大健康產業是維持、修復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相關業態、產品和服務的統稱,覆蓋一二三產業,具有綜合性強、產業鏈長、發展潛力大等特點。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健康中國”已上升國家戰略,而我國健康服務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具備巨大的增長潛力。預計到2025年,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可望突破10萬億。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性產業。
謀劃
那么,池州市如何在這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面對門類繁多的大健康產業,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發展方向,實現準確定位,揚長避短,對于池州能否抓住大健康產業這一重大發展機遇,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至關重要。
發展大健康產業,池州有基礎、有底氣。得天獨厚的生態本底,獨具特色的資源稟賦,毗鄰目標市場的區位優勢,旅游帶動的人流優勢,富硒及硒元素豐富土壤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3.49%,國家首批50個醫養結合試點單位之一,安徽省兩個大健康產業發展重點城市之一,連續成功舉辦六屆全國綠色健身運動大賽……
這種底氣更是體現在池州對大健康產業見識之早、行動之快、措施之實。2016年,池州大健康產業發展實現破題。
按照戰略引領、規劃先行、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的理念,池州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意見,成立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并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組建了大健康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按照規劃+項目的思路,遴選專業機構編制了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和重點項目庫。
意見和規劃明確提出要著力構建以生態養生為根本、禪修養生為特色、戶外健體為支撐、健康食品為基礎,創新融合一二三次產業發展的新型健康產業體系;打造中國健康養生首選地,建設中國生態養生中心、禪修養生中心、戶外運動中心、健康食品中心和醫療康復中心等五個中心,構建“6+2”的產業體系(養生、體育、中醫藥保健、健康食品、醫療服務、健康用品制造、健康信息、健康中介服務),努力實現“五年趕超、十年領先”。到2020年,建成50個帶動作用強的健康產業項目,打造10個特色健康小鎮、產業基地(園區)、旗艦型企業;健康產業產值占GDP比重達到10%,達到全球平均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產值規模達到200億元。
這無疑是站在綠色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提出的宏大、高遠,而又十分切合池州堅持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實際的戰略目標。
推進
2016年12月,首屆健康中國(池州)論壇在池州舉辦,池州向全國人民展現大健康產業發展藍圖。
池州市還與省投資集團、省中安健康投資管理公司共同設立規模達15億元的中安(池州)健康養老服務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成長期、成熟期企業,對接全市養老服務、醫養結合、禪修養生、健身休閑、健康管理、健康食品等大健康領域,支持融合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新型健康產業。
在全市重點項目庫基礎上,池州市圍繞“健、養、食、醫”,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謀劃,建立全市大健康產業項目子庫。目前入庫項目200余個,其中,在建或擬建項目近百個,計劃總投資近300億元。全市重點謀劃推進包括杏花村文化旅游示范區、石臺慢生活小鎮、朱備鎮禪修小鎮、九華山健康文化園區等在內的20個健康產業園區(小鎮)。一批禪修養心、富硒養生、醫養結合、綠色健身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池州大健康產業正呈現出加速集聚、加快發展的蓬勃態勢。
池州市的大健康產業發展已揚帆起航,未來,雖會面臨重重困難與挑戰,但池州人從不缺少“拓荒”智慧和勇氣,并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明確的戰略引領下,162萬池州人同心同德、共謀發展,“打造中國健康養生首選目的地”的美好藍圖就一定能夠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