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在河北省同類項目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唯一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位于遷西縣東蓮花院鄉,規劃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園區面積18000畝,計劃總投資21.5億元。依托燕山獨特的山區自然風光,以“山水田園,花鄉果巷,詩畫鄉居”為規劃定位,以生態為依托、以旅游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創新為理念、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打造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生態優良的山水田園,百花爭艷的多彩花園,碩果飄香的百年果園,歡樂暢享的醉美游園,群眾安居樂業的祥福家園。目前,在西山梨花坡富貴牡丹園探索出了“安梨+油用牡丹+二月蘭”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確定為油用牡丹示范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帶動就業3500人,項目區增收8億元以上,通過建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了企業、合作組織有效益,集體有股份,群眾有收益,核心區12個村近萬名農民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實現了多方共贏,良性循環。
項目區成立了東蓮花院鄉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下轄農業專業合作社17家,注冊成員1987戶,實際帶動農戶3000余戶,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民合作組織體系,進一步密切了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抓住全國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的有利契機,利用鄉村兩級社員入股融資,建設“組織+經營+服務”為一體,形成了制度優越、體系完善、規模適度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體系,在產權交易、資金互助、資產運營、擔保融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概念,主要包含六大建設理念,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據悉,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全國僅有10個試點,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三年。
此次評選,由河北省農業開發辦公室組織國內知名專家進行評審。河北全省12個項目通過初評,4個項目進入現場答辯環節。經過主題匯報、專家提問、規劃評審三個環節的激烈角逐,,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以較大明顯優勢,獲得專家一致認可,被推薦為唯一代表河北省的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據悉,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在全國僅有10個試點,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三年。
下一步,唐山市將繼續按照國家和河北省的試點工作要求,,進一步探索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努力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將遷西花鄉果巷試點項目打造成在全國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和全國供銷社系統的鮮明旗幟,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