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養生——新型田園綜合體
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優質環境的迫切需求,田園養生逐漸成為了新型的農業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并廣受消費者喜愛。
田園養生
田園養生,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集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于一體的一種新型生活方式。
這里所說的田園包括整個農村地區,既包括土地、田園、水域和環境,還包括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
農作也是廣義的,包括作物栽培、樹木栽植、畜牧飼養和水產品捕撈、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建筑、流通、服務等。
農事仍是廣義的,指的是農村中除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之外的其他一切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
農活同樣是廣義的,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
市場廣闊
客源是檢驗田園項目是否合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打造田園養生幾乎可以涵蓋全部消費群體,其產業拉動力遠高于大眾旅游。
中小學生市場:
該市場主體需求為求知加游樂。中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認知的初級階段,農業旅游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認識農業、了解大自然的途徑。針對這一市場,田園養生可提供科普教育相關旅游產品,寓教于樂。
工薪白領市場:
該市場主要為久居城市、不了解農業的人群。田園養生可以提供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節事參與等旅游產品,使游客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
“銀發族"市場:
該市場群體為老年人,他們渴望安靜的生活、健康簡單的食物、休閑的環境,通過田園養生提供的舒適環境,讓他們體驗快樂。
園林特點
1、鄉村性
鄉村性,指的是田園養生以鄉村為載體的特性。這里的鄉村,包括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塊。不過,既然是田園養生,應以田園為主。人類的養生空間有許多,有城市,有山水,但只有在以田園為主的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進行的養生,才是田園養生。
2、"三農"性
這里的"三農"指的是"農作、農事、農活"的"三農"。田園養生的"三農"性,就是強調田園養生必須以"三農"為生活內容,在鄉村里,在田園中,從事農作、農事、農活,而并非純粹在鄉村居住,更不是將城市的生活方式搬到鄉村去。
3、生產養生性
田園能養生,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也能養生,都能夠實現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強身健體、治療疾病和頤養天年的目的。
4、生活性
所謂生活性,指的則是把田園養生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田園養生從事的農作、農事、農活,特別是農活,完全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大家要從中找到鄉村生活的樂趣。
園林分類
田園牧場風情園
以"農區牧家"為主題,以田園風光為背景,以飲食、歌舞、民俗文化等因素為支撐,利用現代科技養殖牛羊等牲畜,成為現代畜牧業示范基地,配套畜牧養殖體驗區,打造具有科普教育、歌舞欣賞、美食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的牧場風情,讓游客零距離體驗牧民生活。
都市休閑農莊
以"都市農家"為主題,以農耕文化為底蘊,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突出優質高產農產品,實現農業、科教、旅游觀光等多重效益。
草藥養生園
以草藥種植為基礎,以中醫養生為理念,以當地養生文化為特色,設置養生餐飲、中醫理療等養生項目體驗,打造中藥養生品牌。
四季花海養生園
以人、自然、文化三位一體為核心理念,實現產業、文化、自然的和諧統一,給傳統農業再添新色。
有機農業養生園
以農業產業化、產品安全化為出發點,以"安全食品養生"為主題,以品牌培育為目標,調整農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從耕作、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到收獲、農產品加工,全過程有機化流程操作,全產業鏈節水節能化改進,打造安全農產品養生品牌。
林果休閑養生園
以"休閑林果"為主題,以優質林果產業為基礎,選擇適宜果品進行種植,注重品種的搭配,適時進行賞花采果活動。
濕地養生園
以"養生文化、濕地休閑"為主題,針對城市高消費人群的康樂休閑市場需求,通過養生環境、養生活動(動靜結合的休閑、度假、娛樂)、養生餐飲(健康食品、綠色食品、藥膳)、養生教育等形式,進行項目設置、設施配套及景觀塑造,打造濕地旅游度假區。
“銀發族”養生社區
借助良好的田園風光,針對廣闊的老年療養市場,打造“綠色產業”,形成一個老年療養社區,包括食療等多種方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吸引老年人到此觀光、體驗、交流。
運動養生產品
耕地體驗、蔬菜水果采摘品嘗、果蔬加工體驗、奇特瓜果觀賞、花田景觀觀賞采風、婚紗攝影活動、工藝禮品購買、生產技術考察學習、動物觀賞認知、騎馬、休閑垂釣、淺水摸魚、下棋品茗、水邊漫步、林下太極等。
飲食、醫療養生產品
精品水果、藥膳、果酒、有機糧油、健康蔬菜、優質水產品和畜禽產品等。如中醫理療、藥浴、鮮花Sp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