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方式是“流量思維,用戶導向”。互聯網思維對企業而言,顧客的數量和他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企業必須圍繞用戶的需求設計產品。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比喻,“在互聯網時代下,找到風口,連豬都能飛起來”。前段時間不少社交媒體也報道過,休閑農業的風口即將來臨。那么,農莊如何才能讓這頭“豬”飛起來呢?
一、以用戶為導向
以客戶為中心,是任何企業的思維出發點,農莊也一樣,要根據用戶需求來設計和生產產品。比如,在化肥農藥泛濫的今天,用戶就需要純天然,綠色健康的食材。
傳統的休閑農莊要搭上互聯網這艘巨艇,將互聯網思維帶到運營中!
作為農莊,健康的食材就應該成為農莊的標配。可以這么說,健康安全的食材是任一家庭的必需品,但市面上很難買到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若農莊能在這點上與客戶建立起信任,并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讓有機蔬菜瓜果與你的客戶建立起長期的聯系,農莊就不必擔心流量問題了。
二、追求新穎,追趕潮流
“新”是信息時代的基因,是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內核因素。消費者觀念的版本升級,不斷推進互聯網的新局面。互聯網在短短幾年就迅速崛起,很大原因在于它的創新,滿足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不斷推動互聯網的發展。作為農莊,一定要有“新概念”,要善于突破傳統框架,不斷玩出新花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例如,將食材擺出不同造型,不同的吃法,這時你的莊園差異化就顯現出來了。
傳統的休閑農莊要搭上互聯網這艘巨艇,將互聯網思維帶到運營中!
三、互聯網思維的運用
1、數據傳輸
有了前兩點做支撐,就要讓這些數據迅速傳播開,農莊可以設置各種各種的活動,將自己的農莊宣傳出去,如不定期舉辦農莊攝影大賽,不定期舉辦農莊達人秀,通過排位,客戶就會自覺拉票,給身邊的朋友推薦等,農莊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宣傳及曝光。
當然,前提是農莊的游戲規則足夠透明,獎品足夠吸引人,才可能吸引客戶參與。
2、資源共享
農莊的數據可以是數字、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甚至是農莊味道等,一切可以表現為這些數據的資源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共享。
例如北京的萬畝農田,推出的共享農田項目,在一定期限內,客戶就是這塊農田的主人,可以種菜、可以體驗農事活動,甚至可以短期轉租給其他客戶,做到了真正的資源共享。
3、分散處理
互聯網本身沒有所有者,任何人都可以與之相連接,連接設備之間也沒有主、從之分,即沒有控制整個網絡系統的主機,也沒有受控的從機。同理,農莊也一樣,莊主和客戶沒有主從之分,最好的境界就是沒有誰受控于誰。
韓非子曾說過:“世易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農莊的數據傳輸、資源共享和分散處理等三個基本功能使得社會、經濟和生活的環境都產生了重要的變化(即“世易”),由此人們所面對問題也相應地發生變化(即“事異”),整個農莊處理問題的思維和手段也必須隨之而變化(即“備變”)。
休閑農莊如何搭上互聯網這艘巨艇?
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整體架構,一是以用戶為導向;二是追求新穎,追趕潮流;三是互聯網思維的具體運用。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于,人類會使用工具。莊主們能否將這頭“豬”飛起來,關鍵看工具的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