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總部經濟紛紛被列于地方經濟發展規劃,在給地方或區域帶來多重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總部經濟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也更加需要越來越多高端智能人才的支撐。
為鼓勵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加快形成總部經濟的規模效應,南昌(樓盤)市政府日前出臺的《南昌市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暫行辦法》明確,凡在南昌市發展總部經濟的企業最高可享受1000萬元的開辦資金扶持。
不光是南昌,今年以來,陜西、上海(樓盤)、浙江、山東等地都有相應鼓勵發展總部經濟的政策措施出臺。總部經濟隨著新一屆政府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提出,進一步升溫,現已成為不少地方政府振興地方經濟的重要路徑選擇。
總部經濟與其他經濟形態的重要區別在于,它是在某經濟領域或區域的核心,以追求單一產業價值觀為目標,將創意、決策、指揮等高端智能的所有關聯環節進行大規模的聚集,使之產生極化與聚化效應,由此擴散出徹底顛覆松散經營模式的經濟效能和效益,進而拉動整個行業領域或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
由此不難看出,總部經濟終究還是“人”的經濟,總部經濟的核心是人,創意、決策、指揮等人才資源既是總部經濟的首選資源,也是核心資源。
一個城鎮一旦發展總部經濟,勢必會在該城鎮形成發展經濟的“黑洞”,把資金、人才、技術等往里吸,相關產業也將順勢成為當地的重要支柱產業。
總部經濟相關理論研究還認為,那些具有“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精神,并憑借這種勇氣去挑戰和超越前人且有所創新的人,才是具有高端智能的人;只有具備了超越的能力和超越知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高端智能。發展總部經濟需要高端智能人才,而那些只懂得克隆和復制古人的人,是不可能適應總部經濟長遠發展客觀要求的。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是為了發展經濟,因此不能離開房地產,但并不完全依賴房地產;同樣,總部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房地產,但總部經濟并不等于就只是房地產。
例如,“9·11”事件摧毀了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的雙子星國際貿易大廈,摧毀了幾千個集團總部的辦公地,但并沒有摧毀幾千個集團的總部,總部經濟當年仍然占到美國經濟的70%甚至80%左右。這顯然表明,房地產只是總部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與此同時,總部經濟的實質雖然只是人類高端智能的聚集,是一個抽象物,但卻可以和任何實物形態相結合。
就某一城鎮發展而言,總部經濟到來之前,或許當地的城鎮化只是建筑的現代化和土地的城鎮化,房地產始終作為其中被動的消耗商品而存在。但一旦總部經濟到來,新型城鎮化與總部經濟結合就會產生多重經濟效應。
首先是載體效應。新型城鎮化中的房地產成為總部經濟價值的運作的形態,也成為總部經濟表演的舞臺。同樣,當地的房地產也將會因總部經濟的到來而不斷升值。
其次是增值效應。總部經濟地產項目價值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鎮商業地產價值,而是某個具體產業內容的總部經濟價值加上原來的一般商業地產價值的總和。
再其次是聚集效應。總部經濟就像一塊海綿、一塊磁石、一個黑洞,專門“吸收”那些具備“總部”價值的東西。人才、資金、某一產業的技術會因總部經濟的到來迅速聚集起來。
最后是擴散效應。總部經濟地產與其它城鎮地產項目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具有在區域或領域的范圍內擴散的能力,而其它地產項目只能就此論此,甚至是一片空城。實踐證明,過去很多城鎮化的地產項目現在都出現了空置,無人居住。而總部經濟到來后,就會帶來微觀擴散和宏觀擴散兩方面的改變。
一是微觀擴散效應———企業總部的擴散。比如西雅圖是美國波音飛機的總部,隨著這個波音公司總部的建筑群落而來的是它在全美國各地區的分布建筑群落。
二是宏觀擴散效應———總部城市的擴散。總部經濟地產項目一旦形成,將會帶動整個城鎮戰略地位的提升,最后會形成總部經濟城鎮。而總部經濟城鎮的地位一旦形成,帶動的將是整個區域或者領域的國民經濟的全面增長,新的總部經濟的“分部”將會逐漸多起來,形成一張區域或者領域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