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藍皮書》暨《園區不惑——中國產業園區改革開放40年進程》出版發布會在上海同濟大學舉行。
發布會揭曉了《2018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100強榜單》,濟寧高新區強勢登榜,并在百強排位中列第48位,在山東省入選的6家國家級高新區中列第3位。
根據藍皮書,園區對我國經濟貢獻巨大。2017年,僅375家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合計GDP為18.6萬億元,超過同期全國GDP的1/5;和計稅收收入位3.3萬億元,接近同期全國稅收收入的1/4。
各省產業園區入選情況

江蘇、山東成最大贏家,5年來,江蘇、山東和廣東三省所含百強榜園區的數量均在7家以上。
百強排行榜

入選百強榜,是專業機構對濟寧高新區的認可。一年來,濟寧高新區在三次創業、產城融合方面開啟了新局面,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頂層設計
“一區十園”改革掀“三次創業”熱潮
濟寧高新區轉變理念,積極探索園區全產業鏈運營。
園區是大項目,是產業培育的主陣地
園區是大平臺,是配置資源的主渠道
園區是大實體,是支撐發展的主力軍
2017年,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頭戲,濟寧高新區出臺了《關于推行“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全面推動“一區十園”管理體制改革,注重探索市場化服務運營管理,設立了蓼河新區,成立了科技金融、安全裝備、濱河科技等5個街道屬地園區和綜合保稅區、華能如意等4個專業園區。
在職能定位上,“一區十園”發展各有側重,但都具備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企業服務和經濟運行、園區建設管理和運營以及稅收共治的基本職能。
今年,濟寧高新區推出園區企業項目“幫辦代辦”服務,歸根結底,是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營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發展環境,加快培育新動能,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助力高新區“三次創業”,推動區域發展。
高新區“一區十園”總體架構
高標準規劃
“產城融合”的蓼河新城加速崛起
濟寧高新區以產、城、河、人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為總體思路,突出項目支撐、功能優先、連片開發、綠色低碳,強化科研、生產、商務功能有機組合,以人城產共生共創有機生命體的理念,加快建設高端產業集聚、創新要素活躍、創業氛圍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居民生活幸福的“五位一體”創新型、國際化科技新城。
在以蓼河、鴻廣河為脈絡的42平方公里范圍內,蓼河新城正加速崛起。
今年以來,蓼河新城突出基礎配套,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醫、宜創宜商環境,推進紅星愛琴海等綜合體建設,進出口超市已經投入運營,家家悅超市等項目正在洽談推進。
建設“三縱五橫”提升交通網絡,形成連接城市組團和空港樞紐的交通網絡,集中力量打通了9條斷頭路,貫通高新區出行網絡。
新開發商住面積200萬平方米以上,力爭到2021年職住平衡指數達到70%,公共服務設施一刻鐘可達覆蓋率80%,新城總體道路網密度每平方千米5.3千米以上,2030年新城可容納居住人口達到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