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駛入長江路,鱗次櫛比的現代小區、美麗清新的街頭景觀、整潔美觀的道路風貌……極具現代都市氣息的沿線風景,令人真切地感受到這里的日新月異。在那一抹湛藍的天空下,風格別致的高樓、錯落有致的街頭公園以及日益快捷通暢的交通網絡形成的現代都市之美,更是可圈可點。
打造產業高地、建設富美新區,三年跨入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目標明確,著眼長遠。
引領綠色智造、實現產城融合,一座靚麗新城悄然崛起的背后,是高新區上下團結一心的奮進歷程,也是高新區立足實際、統籌規劃的藍圖初現。
未來的高新區布局究竟是什么樣的?2日下午,聊城市規劃局高新區分局局長郭中哲向記者介紹了《聊城市高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很多問題的答案,就在里面。
定位
打造國家級生態高新產業園區
根據《規劃》,規劃范圍北起黃河路,南至南環路,西起光岳路,東至四新河,規劃區總面積約為22.94平方公里。通過“引領綠色智造、實現產城融合”的總體發展策略,高新區規劃區總體定位為低碳化、智慧化、集約化國家級生態高新產業園區。區域功能定位為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區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園和聊城市科技創新基地。
《規劃》強調人、建筑、環境的共存和融合,注重環境、崇尚自然、關注人文。貫徹土地、水、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總人口為1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14.5萬人,企業流動人口為1.5萬人。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約21.46平方公里。
布局
一心兩軸三區七園 產城融合布新局
根據《規劃》,高新區整體結構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板塊”,以九州洼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服務設施為中心,形成生產和生活兩大板塊。依托規劃區產業發展現狀,具體形成“一心、兩軸、三區、七園”的規劃結構。
其中的“一心”是指,九州洼濕地公園是該片區的“綠心”,也是高新區的景觀核心。“兩軸”是指,沿著湖南路形成的東西向城市發展主軸和沿中華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發展軸,公共服務設施主要沿兩條城市發展軸布置展開;“三區”是指兩個生態居住社區和湖南路以南的服務業聚集區。服務業聚集區主要以綜合體商業、總部辦公、金融業、法律服務、科技孵化、行政服務中心等功能為主;“七園”是指依托高新區目前產業發展現狀布局,形成的七個產業功能聚集園區。
根據《規劃》,“七園”具體包括:
智能裝備產業園:位于黃河路以南、長江路以北、廬山路以東、東環路以西、小湄河兩側,面積約為134公頃(含道路)。依托鑫亞公司、諾伯特機器人等項目,主要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產業。
核心技術研發產業園:位于長江路以南、廬山路以東、湖南路以北、東環路以西,面積約為163公頃(含道路)。主要以科技研發、企業孵化、創意創新、青年創業基地、企業家俱樂部等功能為主。
現代物流服務產業園:位于長江路以南、東環路以東、湖南路以北、四新河以西,面積約為73.5公頃(含道路)。該區域緊鄰四新河綠化帶,主要以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功能為主。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位于中華路以西、南環路以北、華山路以東、西江路以南,面積約為262公頃(含道路)。依托日發紡織機械項目,主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位于中華路以東、南環路以北、西江路以南,面積約為175.5公頃(含道路);主要發展節能新材料、環保、新型能源等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園:位于東環路以西、湖南路以南、元江路以北,面積約為151.5公頃(含道路)。依托博奧克生物、阿華制藥等項目,主要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制造等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園:位于東環路以東、湖南路以南、四新河以西,面積約為122公頃(含道路)。主要發展軟件開發、信息服務等產業為主。
交通
主干路“四縱五橫” 規劃專用自行車道
根據《規劃》,高新區整個路網劃分為“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支路”三個等級,形成結構清晰、相互銜接的城市道路網系統。其中,城市主干路形成“四縱五橫”的骨架結構。“四縱”由西向東依次為光岳路、中華路、廬山路、東環路;“五橫”由北向南依次為黃河路、長江路、湖南路、元江路、南環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規劃》明確了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上,根據市民的出行使用頻率,及道路周邊城市公共設施的配置,規劃專業的城市道路專用自行車道。把長江路以南、中華路以東、湖南路以北、廬山路以西九州洼濕地公園及周邊綠化區域,規劃為慢行區域。同時,沿四新河、湖南路河、班滑河、小湄河的周邊規劃四條綠色步行道。并在沿湖南路南側商業商務步行街區、華建一街區商業步行街、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等形成多個慢行節點。
景觀
自然人文有機融合 旅游項目漸成新亮點
高新區規劃區內水系眾多,主要有九州洼濕地公園,河流有小湄河、四新河、班滑河等。規劃區水域總面積達51.8公頃。根據《規劃》,高新區將充分利用規劃區內豐富的水生態系統以及內部生態景觀資源,提升空間環境生態品質。在確保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必要的保護和培育的同時,通過人工手段將自然和人文的景觀環境統一設計,確定符合規劃區特點的景觀格局,包括生態廊道以及景觀節點等景觀元素。景觀系統規劃為“一心”,即九州洼濕地公園景觀核心;“兩線”:沿中華路和湖南路兩條景觀線;“三帶”:打造高新區內沿四新河、小湄河、班滑河三條景觀休閑帶;“四節點”:指湖南路、中華路交叉口新城印象節點,湖南路、東環路交叉口城市門戶節點,湖南路、光岳路交叉口城市形象節點,中華路、長江路交叉口人文節點。
郭中哲表示,高新區旅游項目建設日漸形成新亮點。以九州洼月季公園項目為例,計劃今年10月底完成整個公園項目的掃尾工作,保證園區整體竣工。同時,古漯河生態旅游項目加快推進,將盡快啟動園區建設。
行程萬里,初心如磐。可以說,高新區這座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魅力之城,正鋪展開大氣恢宏的畫卷,繪出更新更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