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在《財富第五波》(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一書中曾預言,健康產業將成為繼IT產業之后的全球“第五波財富”,掀起了世界各國政府與產業界關注和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熱潮。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以及食品安全、醫患矛盾和水資源污染等社會性問題被普遍關注,各地政府和產業界也越來越重視健康產業的發展。國發40號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開啟了中國大健康產業的“掘金”時代。同時,民眾不斷增強的自我健康意識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也預示著中國大健康產業時代來臨。
在國家政策與健康趨勢下,許多大佬紛紛投入到健康產業中來。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巨大,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5.6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的產值規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
作為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健康、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大健康產業不同于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
市場現狀
和美國相比,從健康產業開支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來看,美國占國民收入的17%左右,中國占6%左右。這種落差的背后,是兩國醫生水平、醫院水平和醫藥產業水平的巨大差異。 也由于存在巨大的差異,意味著中國擁有巨大的機會。
第一,新藥研發體制正在進行重大改革。國家作了重要的調整,為治療重大疾病的新藥開通了快速通道,鼓勵研發新藥。近二十年來,中國的研發人才和研發的基礎設施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第二,國家醫療管理部門正在對參差不齊的各種仿制藥進行一致性評價。目的是淘汰落后產品,使現有產品提升到和原研藥相一致的水平。
第三,國家也鼓勵符合標準的、高質量的中藥產業的發展。
第四,國家藥監部門招聘了大量專業審評人員,極大地充實了專業人才的力量。
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14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2.5萬億元,2011-2014年均復合增長率16.03%,從國際比較看,未來大健康產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包括兒童醫療、醫療美容等領域。
利潤率較高:醫藥制造、醫療器械、保健行業,2010-2014年年均銷售利潤率達10.11%、10.61%、20.80%.
投資機會
健康產業一般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回收期長和高收益的特征。
健康產業邁入藍海時代,到2020年,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
政策明確指出:要放寬市場準入,讓社會力量成為健康服務業的"勁旅"。
人口老齡化以及醫藥發展的重大事項成為健康產業的巨大推動力,因此,當前是健康產業比較好的投資時機。
未來展望
"十三五"規劃將食品安全提升到國家重大戰略,這也把健康農業推向風頭浪口上。健康農業產業鏈的構建已成健康時代探索重點,它也離不開重點細分領域的支撐。現階段,有機農業成追捧,冷鏈物流成亟需,食品安全為目標,共建健康農業生態鏈。這其中所蘊含巨大的商機、投機正是我們需要去挖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