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以南,商山洛水之間,商洛正以“做美城市”為突破口,全面實施《商洛市綠道網專項規劃》,傾力打造秦嶺最美綠道風景線,如一支神奇的畫筆,描繪出陜南現代山水田園城市的最新藍圖。
立足山水地貌優勢 建立千里綠道風景線
商洛市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復雜地貌結構,發揮當地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提出了《商洛市綠道網專項規劃》,形成了商洛市域級綠道、商丹一體化綠道、中心城區綠道三級綠道體系,并對每一級綠道網的選線、公共設施、配套設施進行了詳細的布局規劃設計。
商洛中心城市實施的百公里綠道計劃,分別在312國道、307省道、小龍峪和張峪溝之間以及龜山打造綠道,組成城市百里精彩綠道脈絡。按照商洛的城市規劃,綠道的推進采用點狀建設、帶狀連接的思路,預期將用三年時間完成聯網,實現千里綠道計劃。
以綠道建設為依托 建設秦嶺最美“慢城”
《規劃》旨在通過綠道網的建設,將商洛綠道打造成為陜南最美的“慢城”風景線,引領綠色出行方式。慢生活城市是現代生活與鄉土文明完美平衡的城市,既是傳統、生態的,又是發達、便捷的,是一座能快速到達、舒適停留、宜旅宜居、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慢行綠道既是商洛的城市骨架,將風景區、城市和美麗鄉村連接起來,實現城鄉一體的完美過渡,又使山城呈現曲徑通幽的特色,實現“人在畫中行,畫在眼中映”的融合。
以綠道線串聯各風景點 形成獨具特色綠道旅游名片
商洛市在無縫對接大關中建設過程中,用一體兩翼的思路實現“依托大西安、建設大商洛、打造大品牌”的目標。在“一體兩翼”的城市構想藍圖下,商洛市又提出了“做強一體、提升兩翼、組團建設、串珠發展”的要求。
目前,商洛市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2.3%,市區又有丹江穿城而過。綠道網的建設,將把現有的山水資源、歷史文化古跡、旅游名鎮、城市聚居地等串聯在一起,以線串點,巧妙連接各風景點,形成獨具特色的綠道旅游名片。
發揮綠道網承載作用 將生態、民生、經濟有效結合
由眾多區域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組成的綠道網是城鄉、區域生態網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環保、運動、休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是一種能將保護生態、改善民生與發展經濟完美結合的有效載體。
商洛綠道網的建設,不僅要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丹江口水源地自然生態有效保護;更要將優質的山泉水集中、利用起來,借用法國打造水品牌的方法,使百姓用家門口的資源得到實惠。同時,發掘秦嶺蘊藏的礦產資源、藥材資源、山果資源和農產品資源,采用政府引導、規劃先行的辦法,在交通要道出入口布置物流園,在百姓家指導建設山貨生產基地。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打造電子商務平臺,使原生態的健康食品走出深山,與西安無縫接軌,走向世界。